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記憶中屬於水的歡笑
水珠 夕陽 灑落一地虹彩
水梯上 暫時地 淹蓋 中年沈重 臉龐
笑聲陪伴衝浪的驚險 登高的浪尖
笑聲陪伴午後的水戰 記憶童真的歡笑
冬天熱湯 夏天冷飲
冬天泡澡 夏天沖涼
咖啡 濃茶 汽水 冰棒
水 滑潤生活情調 幸福人兒
沙漠岩地 奢侈地 千萬加侖
日夜滋潤 茵茵果嶺 荒唐
有水 無水
一如天堂地獄 決然
鄰家草皮 雨天 定時噴水
水霧牽動 迷濛悸動 遙想
貧窮 乾凅河床 乾渴的人兒乞求水珠 哀嘆鄰家流失甘泉
污染河川 剝奪 飲水權利
污水 奪命殺手 可憐初生嬰兒
人類 殺手幫兇
二十一世紀 覺醒 覺醒 二千多年來
地球淡水量不變 人口增加三十三倍
人口增加 水質優劣 自古以來不以公平分配
鄰家飲水 澆花潤草 噴灑消暑
貧窮 落後 飲水渾濁 生死在飲與不飲間跳動
讓它 讓它 水 刻畫童真歡笑
水珠 灑落一地虹彩 歡笑 創造童年記憶
噴灑 丟棄 駐足三思 人類污染 警惕
洗手 刷牙 沐浴 嘩啦嘩啦 清涼之際
莫讓它白白流走 一開一關舉手之勞
洗菜 回收澆花 多一事得心安
優渥自來水 不論自費公費 人類救命之物
能省則省 一小杯一大壺
切記 切記 他鄉貧困乾渴
煎熬的人兒 滴水都是救命甘泉

5/18/08

2009年9月27日 星期日

打破習慣的意外收穫

自恃著身體無大病痛也抱著只想吸收「重要資訊」的貪婪雄心,養成看不起軟性書籍的偏見,對於圖書館閱覽室裡那本名為『預防』的雜誌,從來沒正眼瞧過。無意間看到這期封面上的大標題:好眠:如何讓你一輩子不再愁失眠;好大的口氣,我心裡這樣想著,又好奇它到底有什麼良方,居然敢「保證」治好失眠症---這個沒有實質上的病痛卻折磨著無數在黑夜裡數白羊、數黑羊,聽心跳、聽秒針,仰睡、左側、右側、趴著睡,都不對勁的疲倦人。記得多年前在職場上應徵時有人問若身兼數職,工作的進度又有時限,我怎麼安排時間來完成任務?我說晚睡或早起,減少睡眠來騰出多一點時間。哈,好傻的答案,你若這樣笑我,你就對了。根據那篇文章的作者,生活步調變得太緊湊,又有外在環境的壓力下,許多人第一個犧牲的就是睡眠;但是他說睡眠不足卻是百病之源:它會影響體重---因為容易嘴饞,長期睡眠不足的人有過胖的趨勢;它會讓你脾氣暴躁,抵抗力減弱,長期睡眠不足會有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的危險;它會讓你反應不夠靈敏,情緒容易失控,長期之下會有憂鬱症。哇,這麼嚴重的後遺症,讓我不禁同情起那些長期睡眠不足的人。作者有三個『偏方』:穿襪子睡覺,按時作息,漆黑的臥室,他特別強調電視、鬧鐘、收音機上的亮光都要避免。我有腳冷難眠的經驗,冬夜,我常常坐在熱水槽上享受五至十分鐘的暖腳養眠功,效果很好喔。至於臥室燈光問題,有一些困難,有些人房間若沒有「時間」會睡得不安穩怕睡過頭,但是電子鐘有亮光,怎麼辦?在寂靜的夜裡,傳統二根針的鐘會擴大時間走路的聲音讓許多人受不了,有過拆除電池讓時針停擺的經驗。怎麼營造『漆黑』?我沒有答案,你家的臥室,你的睡眠,由你作主!
我不知道作者的三個偏方是否真能保證你一輩子好眠,但是失眠起於一種心理狀態,恐怕從心理上抓病因也是治療的方法之一。睡眠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不僅是人類求生存的基本,根據近年來科學家對腦進一步的研究報導,睡眠時間也是人類學習的主要時段。一天二十四小時裡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人的睡眠期,雖然科學家還無法告訴我們為什麼人類需要睡眠,但是他們知道,當人在睡覺時卻是腦神經熱絡反應的活動期---顯示腦正處在學習的狀態中。他們說腦休息的時段只佔全程八小時睡眠的五分之一;科學家說想不當傻瓜,就不要犧牲睡眠,因為睡眠足,學習易,也會讓你思力強。
在你的習慣生活中添加一點花招吧,信不信由你,這樣做可以刺激腦細胞生長。我們都已知道學習新的技巧、知識會刺激腦細胞成長,即使對象是八、九十歲的老齡。許多專家勸告我們活到老學到老,但到底學什麼才能起刺激的作用?這本雜誌的另一篇作者說,根據最新的研究報導,不需要學什麼高深專業,只要日常生活行為多少異於習慣即可。比如慣用右手刷牙,改用左手吧;心血來潮改走另一條路回家;如果你一向愛玩猜字遊戲,換個口味做做『數獨』吧;當一次冒險家去吃從來沒試過的餐廳,點一客異國風味餐;吃膩了紅燒,隨便抽取一張食譜,拿著菜單到陌生的超市買食材…。就這麼簡單?!看完這篇報導決心試它一星期:星期一,上班的路上故意在另一個街口轉彎,哇,原來那裡的房子比較高檔;星期二的晚上與丈夫、兒子去聽財務講座,主辦單位提供免費晚餐。(我們想讓第一年賺錢的兒子有理財的概念,邀請他,沒想到他一口答應,也讓我們驚喜。)雖然講座的內容讓我們失望,兒子說換來一頓豐盛的晚餐有什麼好埋怨的!不僅免費,還讓我們三人有意外的『親子』時間;星期四,第一次將兩個月大的孫子放在車內到機場接姪女,姪女一上車竟然問我有孫子在車內,開車會緊張嗎?當然囉,一個完全依賴的新生命在你的車內,心態是不一樣的;今天星期五,一家六口加上姪女將回來聚餐,姪女帶來美國南方口味的燒烤而我決定不再煮孩子愛吃的老菜單;以實驗花招為偷懶的藉口,將到住家附近新開張的日本餐廳買盤壽司、握捲。美式燒烤、日式料理加上生菜、酸菜草菇、玉米濃湯、麵包,哦,還有啤酒,省事又創意。
我不知道這一星期來的花招實驗是否刺激新的腦細胞生長,但是看到陌生街口的房子,眼睛一亮;把孫子送回家鬆一口氣,以後可以放心帶他出門訪友;額外地多一個晚上享受與兒子的談笑,還是別人送的晚餐呢;想到今晚不必煮得油光滿面而是淡妝雅服的赴宴心情,真是輕鬆。一個星期下來,感受到不一樣的心情,愉快啊。一本五、六年來不瞧一眼的雜誌,竟帶給我生活上的轉境!嘿,且慢,伸手去拿那本雜誌的當下,我不是已經『先』打破了習慣的架框嗎?原來給自己一些輕鬆的調味劑,軟性的資訊也很可愛啊。
這篇文章只是生活回味的小文,請讀者不要當成生活醫學上的偏方。偏方從來不論對錯,我的妙方也許是你的毒藥,果真如此,你大可一笑置之,千萬不要太認真。

5/11/08

2009年9月8日 星期二

餓肚子的嚴肅面

有些人三餐是照著時間進行的,習慣性地時間一到肚子就餓;逢年過節,會有不少人『每天大魚大肉的,今晚來個清粥吧』;當然,日常生活中有人做這樣的選擇『中午吃太多,晚餐不吃了』;也有不少職業婦女回家的路上這樣思索著:『冰箱裡那隻雞煮什麼口味好呢』;『不想煮,出去外面吃吧』,不少體貼的丈夫遇到太太偷懶時會這樣建議。生活上對於食物的來源,吃什麼,買什麼,已經是行之已久的例行公事,在不於匱乏的社會裡,對於食物想到的總是怎麼將食物成為美食而不是怎麼去求得食物;雖不至於天真地以為食物是輕而易得(工作賺錢的辛苦,人人有難唸的經),但只要花時間市場走一圈,食物就在伸手買得到的範圍內。是因為抱持著這樣的心態吧,當我買了一星期的食物從超市回家的路上,聽到收音機討論目前令人憂心的世界食糧危機狀況時,我相當吃驚,想著特地為自己買的甜食還真有些難為情。糧食危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該是我從豐富美食的象牙塔出走的時候了。
當然你可以說別傻了,自有人類以來,食物的取得一直都是生活上排除不去的掙扎:遊牧民族終日追逐獵物;農業初期粒粒皆辛苦的勞動,遇到旱災水災除了祈雨求神之外一籌莫展,飢餓的忍受是日常的體驗;中古世紀歐洲的災荒人禍歷史有詳細的紀錄;即使是二十世紀初期,天災造成糧荒,在極端的飢餓下蘇聯有過人吃人的悽慘。這些糧荒的黑暗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一位植物學家Dr. Norman Borlaug的研發下有了轉機,他研究出枝莖短小,麥穗增加,抗害力增強的多種類麥種,以此麥種加上改良的肥料、農藥並用,人類第一次在食物的戰場上取得優勢,一九七零年他因此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他說一個國家不可能在百姓貧窮與飢餓的情況下取得政局的穩定。農業歷史上有名的『綠色革命』在印度實驗成功後推廣至亞洲、拉丁美洲以及中東的國家,致使這些較落後的國家也能達到自給自足的基本量額,更讓美國穀類的生產量超過需求量。但是好景不長,二十多年的豐收在人口激增,土地過份開發水土保持不良的壓力下加上全球氣候冷熱轉型的威脅,食糧的收割不再是歡喜的豐收。科技起飛經濟轉型,全球貧富懸殊的現象越發激烈,綠色革命經過二十多年發展後遇到瓶頸:植物改良有它本身的極限之外,加上改良品種務必施肥農藥並用,一般農家百姓負擔不起這些開銷而放棄,農耕成為資本家經營的大生意;二十多年來密集使用肥料農藥的結果,土質生態污染嚴重,影響新生代的健康,這是綠色革命始料未及的悲劇。
糧食來源匱乏,市場上勢必漲價,一些本來生產量過剩的國家,為了保持國內物價的平穩,她們立法限量食物的出口,她們不再慷慨地以食糧救貧,飢荒於是又成為貧窮國家的掙扎。一九七四年,食糧危機成為世界性的話題,聯合國第一次舉辦世界食糧論壇:同處於一個地球,工業起飛的國家與貧窮的國家,在天然資源的應用上應該如何分配才不至於因為物質危機而發生搶奪的戰爭。世界人口成長與財富成長的分佈一直是國際關心的問題:貧窮國家成長的是人口,工業國家成長的是財富。當時全球大約有五億的人口處在飢餓的狀態下,在非洲、亞洲以及拉丁美洲每星期大約有一萬人死於飢餓;西元二千年時『商業週刊』曾論及印度稻米儲量有百萬噸,但是印度每天有五千名兒童死於營養不良。這些資訊現在讀起來既遙遠又陌生,但今日的食荒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情況嚴重了?作為一個個體我有什麼責任?
如果你注意一下近日的汽油危機,你將會聽到美國、加拿大原本種植食物的土地改成種植玉米;美國生產的玉米已有三分之一加工之後成為乙醇,做為車子的燃料來取代汽油的短缺。雖然有許多人呼籲食物的第一要務是人類的食糧不能另做它途,但只要人類的交通依賴汽油為動力的方針不變,任何動力的發展將永遠是人類的挑戰;贊成黃玉米加工成乙醇的人堅持油荒比食荒對人類的和平有更大的威脅。從今日的趨勢看來,玉米將不再只是便宜食物的代稱;如果你注意一下近日食糧危機的消息,你也將聽到中國、印度是這個事件不可避免的主角。這兩國百姓經濟狀況改善之後,他們對於食物有了選擇的偏好,穀物不再是唯一的主糧,購買牛羊雞鴨肉成為中等階級的象徵,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加入原本已經為人詬病的歐美肉食習慣。根據報導,市場上販賣的一磅牛肉需要二十磅的飼料去餵養。想想看我們一人一年消耗的肉食,需要提供多少的穀類作為飼料?若種植這等量的穀物又可填飽多少人口!
去年正開發的國家支付的糧款比往年增加百分之二十五,是多年來不曾發生的現象,而這種情形在可見的未來並沒有改善的良策。越南,世界第三大米糧出口的國家,已經限制米糧出口來緩和國內的通貨膨脹;中國,世界穀類產量第一的國家,已全面限量麥、玉米和稻米的出口。美國烘焙公業要求農業部限制麥類的出口。許多依賴穀類進口或依賴聯合國救濟的國家,正面臨百姓因不滿飢餓而起的反動,海地、埃及、孟加拉已有食荒示威而發生死亡的悲劇,糧食危機引起的物價上漲將讓窮人更加買不起食物。世界糧食銀行估計從墨西哥到葉門,全球將有33個國家面臨社會動盪的危機。
這麼嚴重的世界問題,微小的個人能做什麼呢?不要浪費該是最基本的自我要求吧;能夠選擇餓一餐,能夠選擇魚肉清粥的生活與貧窮人家相比真是一種幸福,但是飢餓的感受不是靈性的自我追求而是千真萬確的殘酷事實。一九七四年有心人士曾提出生活在富裕國家的百姓要自問:世界性的食糧危機個人是否要負起道德上的義務去幫助貧窮的國家?撇開道德,以個人的私利而言,在地球縮小的今日,是否會因某國的政治動盪而自身的財富安全受到挑戰?當年一位經濟學家就曾預言也許貧窮的國家有一天發展核子武器,富裕的國家因而受到威脅,很不幸,看看今日的北韓、伊朗,不正是如此而讓許多國家坐立不安。
該是我走出富裕的象牙塔,關心社會上貧窮的問題,引發朋友一起來關心同情。親愛的讀者,您的看法呢?

5/4/08

2009年8月15日 星期六

達賴喇嘛在西雅圖…

前言:「西藏」是以前臺灣教科書的用語,圖博是她母語的音譯,我選擇稱呼圖博。

四十九年前,因中國政權入侵,達賴喇嘛帶著十萬圖博人逃離圖博,四十年多年來他被中國政權宣染為大中國統一的破壞者、分裂家,是中國與圖博之間所有紛爭的製造者;另一方面,將近五十年的流亡期間,在西方的自由世界裡,他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大學榮譽學位,他致力於愛與和平的宣揚,不論宗教背景,任何一人都可藉由他的著書認知人類的靈性,他普遍受到民主國家的尊敬;經由他的書,學習自省,看到別人的掙扎,看到自己的缺點,同時也看到希望。我以為佛家的「立地成佛」是一段長遠的學習路途,眾人終極一身也許都達不到這種融圓的境界,但依循他平實的理論在生活上體驗力行,即使得到的是短暫的開悟也很讓人自在快樂;他於四月十一日蒞臨西雅圖,近在咫尺,但我選擇做一個旁觀者,從眾多的報導中分享參與者的接納、澄清、排斥與感動。
散播憐憫的種子是這次活動的主題,是由一個名為「憐憫種子」的組織主辦的。一年多的策劃選在達賴喇嘛流亡週年的時間點上,政治的因素當然存在,但是主辦單位強調這五天的活動不談政治(終究不能避免記者追問三月間圖博示威的感觸,他特別為此召開記者會),不談宗教,請大家放開心胸聆聽達賴喇嘛與其他專家論者的生活智慧;人與人之間不論識與不識,朋友或敵人,相處時如何將同情與憐憫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如何在幼兒的心中種植憐憫的種子?父母子女、老師學生、政治家、生意人、律師、醫生、工程師、售貨員,各行各業若在一天的開始付出一點關懷別人的心,在一天的結束時,內心的安詳將會讓你得到好眠,而好眠是另一個美好的開始;生活的大原則不必用華麗的字眼來襯托,他幽默中帶點滑稽,不擺架子不賣弄博學,讓聽者景仰卻又不失自在,他與最近來美訪問的梵諦岡教宗相比有絕然不同的風格。根據報導,這五天的論壇氣氛室內不時爆出滿堂的哄笑,說到情深處又讓人眼眶含淚。在笑與淚之間聽者回顧自己的言行而有所警惕或熱情地立下心願:與人相處要多付出一點耐心。同情的種子正在散播…。
很難想像他是紛亂的製造者,不僅中國政權這樣批判他,在另一個國度裡,當華盛頓大學頒發榮譽學位給達賴喇嘛的同時,西雅圖的一群中國人也不落人後地在校園內的「紅場」示威。地上有擴音器高分貝的指責,天上有飛機掛著布條:達賴喇嘛的微笑迷人,但是內心醜陋。他們心目中醜陋的達賴喇嘛,卻是華盛頓大學校長、教授、董事們心目中的英雄,尊敬他終身致力於和平的追求堅持而不屈服,頒發榮譽學位推崇他是「希望的象徵」;一位就讀於華大研究所的中國學生說:「中國愛圖博」,問題是「圖博愛中國嗎?」;也有一位在微軟公司上班的中國人說:西方媒體把圖博問題簡化,把達賴喇嘛的形象美化,事實上中國「解放」圖博後,他們的生活才開始平穩。一個個年輕人的面孔在盛怒叫囂下指責西方媒體偏頗,故意打壓中國人。他們到國外留學,七、八年自主開放的生活,美國的民主文化竟然不能在他們的內心引燃一些同情的火花。我倒不反對示威這個活動,當臺灣第一次民選總統,中共用飛彈恐嚇臺灣,當九二一大地震,中國阻撓世界紅十字會救援臺灣…,我多次地在西雅圖的市區拿著一中一台,臺灣加入聯和國,臺灣加入WHO(世衛組織)的牌子示威遊行。為了理解這些中國人的憤怒,我花了時間瞭解圖博的歷史,這些資料讓我越看越同情圖博的處境:自從一九五零年一月中國解放軍駐進圖博後,圖博失去的不僅是政治立場,她的土地被污染被霸佔,百姓被屠殺,母語被噤聲,教育被綁架,文化被摧毀,宗教被禁止;解放之後,中國人民多了一塊人間淨土,卻讓圖博人失去在這塊淨土上代代延續的文化意義。在西雅圖的中國人說中國愛圖博,這是怎麼樣的愛?耳邊響起「我把你們當人看,教育你們…」,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冷顫,一個政治人物以高姿態處理政策時,受到不平等待遇的族群,他們積壓的不平就像活火山,必定會有不定期的激烈抗爭。達賴喇嘛說政治政策本身不是骯髒的活動,但是執行任務時政治人物若缺乏同情憐憫心,政治將成為殘暴的酷行。我納悶這些示威的中國年輕人看到西方與中國正反兩極的輿論時,難道內心不起疑問?沒想到要冷靜地做思考?深入地做比較?為什麼德英法的政治領袖發起拒絕參加奧運的開幕式?為什麼巴黎倫敦舊金山一連串示威者阻撓奧運聖火的傳遞?為什麼圖博三月間喇嘛的和平示威演變成暴動,而北京政權竟以軍警鎮壓?一方面指責西方的媒體,另一方面是否也要審視北京政權的國內外政策,做一個獨立思考的判斷。
這問題實在是出在中國愛圖博,中國愛臺灣的謬論上。根據四月二十一日新聞週刊的「世界觀」作者Fareed Zakaria的觀察,中國人民責怪北京政府處理圖博事件手腕不夠嚴厲;中國共產黨在經濟政策上加入資本主義的行列之後,北京政權很機敏地以大中國的民族國家主義來取代被拋棄的共產精神,今日中國人民在經濟的活動上比較自由,但是也被馴化成共產黨的愛國工具:在官,有政權上粗魯的反分裂法,在民,有被鼓舞的集體愛國情緒,兩相呼應之下,過去中國百姓反日反美的熱切行動在中國政權的操弄下像野火燃燒幾乎不可收拾,這些在西雅圖示威的中國人不就是大民族國家主義下被煽動的集體盲目!至於圖博的前途,多年來達賴喇嘛一直強調:圖博只要宗教、文化以及地方政治上的獨立,圖博不要求國家的獨立…。散播同情心的論壇言猶在耳,在西雅圖示威的中國人啊,如果中國愛圖博,那麼請以圖博人的立場去感受過去近五十年他們在中國解放軍下的命運。如果你真能以圖博人的立場去感受,一顆同情的種子將在內心生根,你將不再那麼氣憤,因氣憤只會增長你的盲目而世人將因而對你更側目。舉觀世界,同一民族可以「分裂」建立不同的國家,同一文化的根源,也可以「分裂」建立不同的國家。「分裂」是繁殖是延續,是生命的自然現象,把此觀點用在政治上--民主生活是離不開政治的--讓憐憫同情取代大 民族統合的不切實際,所謂的大民族統合,那只是中國政權用來駕馭百姓的權術。北京政權是不會這樣教育你們的,如果你真愛自己的國家,請擺脫集體思考的模式,請踏出獨立思考的第一步並帶著同情憐憫的心情上路吧。共勉之。

4/27/08

2009年8月2日 星期日

尋找兩人的幸福

在路上看到年輕人親暱地形影,不會多留意一眼,看到一對老夫妻手牽手散步講話卻會讓我多望一眼,為什麼?當我年輕時,我以為愛情是年輕人的專利,老年人談什麼戀愛?再說老年對當年的我而言是遙遠陌生的話題。曾幾何時,我由年輕進入中年,而當年我以為是老年的歲數,六十,現在許多人認為那是中年;以我今日的心境看愛情,毫無疑問地,談戀愛與年齡無關。有一天在超市遇到一位多年不見的同事,她守寡二十多年,七十多歲的她滿臉笑意的說,嘿,我交了一位男朋友。一頭銀白的髮絲,在刻意修飾的臉龐下,散發喜悅也流露些微的羞澀;我當然替她高興,但也感到有趣。有一部電影:「Something’s Gotta Give」(愛你在心眼難開),過了中年也可以生活在那樣的嬉笑怒罵,放任在痴與傻的愛情風暴裡;也許在歷經滄桑之後,我們更懂得堅持自己想要的情愛,覺悟尋找快樂不再是罪惡負擔;但電影中的熱烈戀愛之後,在現實生活中怎麼保持情愛,應該是結婚二、三十年以上的夫妻比較切貼的思維吧。
最近與先生到書店喝咖啡聊天,瀏覽新書時看到「Happiness For Two」。作者Alexandra Stoddard是一位六十五歲的成名作家,已出版二十五本有關生活藝術、智慧的書籍,此書以「愛人」稱另一半,有點「膩」,我覺得不自在,還是台語的「牽手」來得含蓄傳神。講到含蓄,我卻有些怨言:最近常到女兒家照顧孫子,先生下班後有時也會過去探訪,進門看到我在煮飯也不打招呼逕自與女婿、女兒、孫子招呼;第一次他這樣,我當場抗議,「嘿,太太在這裡你沒看到嗎?」他顧左右言它;第二次,我忍下來,回家後問他是不是在女兒家,太太就不存在?他的回答:在別人家「不好意思嘛」。唉,何必那麼含蓄啊,東方的男人!可以過來拍拍我的背,或說一聲:嗨,太太,這不是很自然容易嗎?我並沒有要求熱情的擁抱啊。他恍然地說對不起他只想避開不好意思的尷尬,沒考慮太太的感受。含蓄本身沒有惡意,經過雙方的解釋,含蓄的表達方式可以折衷,重要的是情意要傳遞。沒錯,溝通就是夫妻間保持感情往來的管道,我若儘是放在心上忍耐,只會對他產生愈陷愈深的排斥,男女對情愛的要求不同,因不同造成誤會若長久無法抒解,夫妻的情愛有時很無辜地被淡化了。不要讓一時的生氣累積成長久的誤解,我們的幸福與否,是一念之間的抉擇,但抉擇之後要靠自己去落實。
亞理斯多德說的好,生氣時針對事實,找對對象,針對理由,找對時間,更需要在發洩情緒時適可而止,不能得理不饒人。夫妻同處一屋簷下,幾乎沒有距離可言,肢體、語言上發生磨擦不可避免,生氣不見得是破壞,端看我們怎麼生氣:語氣的選擇,態度的表現。同處一屋簷下沒有距離,如何處理隱私?還需要時時刻刻情影不離嗎?作者認為尋找兩人的幸福,不是講究如何有效管理時間,一般人認為夫妻分工差事:接送、買菜、洗車、洗衣店、郵局,也許可以省一些時間卻不是放慢腳步享受一起生活的選擇;放慢腳步體驗生活這點很好,至於一起做差事依我看是浪漫有餘不盡實際。我曾看過另一位作者的夫妻相處之道:一星期約定一天共同活動,其他的日子各自安排,但是每天晚上在特定的時間裡兩人放鬆心情,喝茶喝酒喝咖啡任君所好,互道一天的生活心得。這種安排很吸引我而我們也朝著這方向適應,保持個人的生活空間以便退休後一天二十四小時同處一室時有喘息悠遊的自在,也製造一些新鮮感刺激夫妻的情愛。雙方各自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再找一個時間分享兩人的幸福,這樣也許會更互相尊重個人的隱私,不至於讓形影不離的情愛膩得淹沒自我。
一位朋友因職業的關係接觸許多空巢的夫妻,她曾經很感慨地說,有許多夫妻孩子離家後,成為無話可說的陌生夫妻。他們往後那一大段日子怎麼過?真可惜那曾有過的姻緣。空巢期,夫妻雙肩正卸下育兒的重擔,尋找專屬他們幸福的時刻,開啟嶄新的生活規劃。曾經看過報導,日本一些男士退休之後整天在家讓他們的另一半不能適應行影不離的親密關係而要求離婚;成家、立業、育兒的風暴奮鬥期都安然度過,反而在晚年的老伴期要求分手,真是無奈的殘酷啊。兩人相處,生活要有規律也要能伸縮性地互相配合,不要讓習慣牽制成為無趣單調。前些天一對夫妻興高采烈地訴說雨後打球的窘狀,泥巴裡揮桿,小白球噗噗地只飛一呎,十八洞下來,球桿衣服都是泥巴。我回說,很好啊,難忘的經驗也是你們日後球經的美好回憶。「嘿,怎麼難忘,我要趕快把它忘掉,滿身髒兮兮地,我要她把所有的球具洗乾淨」。但是這位太太比手劃腳地形容當時的樂趣一點都不在乎要洗兩人的球具。一起打球卻有不同的反應,顯然這位朋友比她的先生在生活樂趣的創意上活潑多了,快樂的感受自有程度上的不同。不按牌理的創意生活,瘋狂的經驗輕易地在規律的步調裡掀起波痕,波痕推進擴大而至於平靜,平靜之後何妨再來一次創意的瘋狂!
許多婚姻專家都鼓勵夫妻不定期去體驗「瘋狂」的活動,一些平常想都不敢想的活動,這樣不僅會讓個人覺得年輕,也會讓婚姻年輕。沒錯,在規律的生活下,安排一些意外的活動,歡笑會甜蜜些,記憶會深刻些。試試看吧。

4/20/08

2009年7月4日 星期六

那一年,我的心不在臺灣

此文應胡慧玲之邀在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我的31歲」串聯。有興趣請到那網站看台灣人31歲,的歲月史詩。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的網址:
http://www.cwcmf.org.tw/joomla/


從林世煜˙胡慧玲的部落格來到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陳文成博士大我兩歲,他三十一歲以前為臺灣做的事,我一樣也沒有。在他的基金會「認識」他,看他的死亡事件,悸痛充滿我心。晚了二十八年才來關心他的遺志,有一些愧疚也有一些力不從心,我能做些什麼來彌補?
在舊護照的印章中,尋找我三十一歲的痕跡,也尋找他三十一歲時我的痕跡。一九八一,二月十四號,我與女兒結束三個月的探親回美。一九八一,陳文成三十一歲,他於五月時攜同妻兒回台探親。我與他不曾相遇。我三十一歲那年,丈夫為了找工作,把妻兒「送」回臺灣,他一人從美中搬到加州;三、四個月之後,我們再度重逢,從此建立在美國的家園。三十一歲以後護照上的印章,來來回回地收藏我在美台奔波的生活。但是,陳文成那年五月回台探親,成為他的死亡之旅…。
回臺灣也回美國,兩個行動的心情都是「回」,哪一個才是我的家?美國是紙上的國籍,台灣是心內的厝,這是我將進入第二個三十一歲的心情;但是,我三十一歲那年,說不出這樣的感受。那些回台探親的日子,我到底關心臺灣多少?在夫家與娘家間往返,努力讓女兒認識臺灣的親人?或者是太多「寄人籬下」的游離而選擇遺忘?然後在第二個三十一歲來臨之前,努力填補那不應該空白的記憶?
那時候,沒有閒錢訂閱中文報,沒有電腦網路,國際電話費很貴,唯一與臺灣的聯絡是郵信往來。我寫的多,家人回的少;臺灣事,正是陰暗緊張,驚駭動人的時局,有意地被家人隱瞞,無意地被我這個為家生活的浪子忽略了。
那年底,我懷老二。離開留學生沒有錢的時代,新生活讓我與先生進入人生的第二旅程。那一年,我的心,不在臺灣,在我新建的家園。稍有喘息之時,偶而關心周遭的社會新聞,那時候,我先生最常講的一句話:做美國人比較值錢。留學生時代,在俄州臺灣同鄉會聽到的台獨聲音,是第一個思考的警鐘,而這個美國人值錢論是這個警鐘的延續?但是臺灣的消息離我遙遠,那警鐘蕩漾終於埋藏深處,直到十多年後,在西雅圖。臺灣同鄉會、電腦、接著有中文軟體看臺灣新聞、國際電話費便宜了、我的孩子長大了…。最重要的是臺灣第一次全民選舉總統,我先生重新申請臺灣護照回台參與投票,我與兒子在西雅圖與同鄉示威中國飛彈的威嚇…。我們與兒子於二OO六年九月,從日本飛回臺灣。在機上,電視不斷地放送「紅衫軍」示威的畫面來「歡迎」機上的乘客(很多日本人)到臺灣(想想看,是不是很滑稽諷刺?)。兒子默不作聲,嫌惡地將身上穿的紅色T衫脫下,回台期間他沒有再穿過…。我這樣臺灣的心路歷程,比起陳文成的,要溫和的多也遲緩的很,說什麼也無法填補八O年代台灣在我心內的空白,而那段歷史最是讓人驚悸辛酸。
回顧歷史,生活情意竟在護照印章中連結。三十一歲那年,在異鄉,生活只有丈夫、女兒、兒子與小我。現在回味,有幸福也有遺憾。但願:遺憾,不再;一如陳文成博士基金會的寄語。

6/20/09

2009年6月19日 星期五

雜亂,唉!

『餐桌上應該隨時保持乾淨,每次用餐前若還得收拾雜物會影響食慾。』哇,作者這句話好像衝著我說似的,偷望一下在旁看電視的先生,很心虛的讀著作者善意的勸告。其實我早該知道的,不只一次我家先生總是在我說可以吃飯時一聲不響地收桌子,也曾經暗示我從公司回家看到一桌子的東西,讓他很煩;全憑我聽到他『低咕』時的情緒,有時我會回應也不過是幾本書而已,說得這麼嚴重?有時我會乖乖地保持乾淨幾天;一天有兩餐我是單獨享受的,常常一邊吃一邊看書,吃完之後匆匆地上班或忙別的事,桌上常留著我未看完的書,或擺著想要看的書,覺得隨手一伸就有書可以看真方便。原來餐前收拾桌子會影響食慾!當然也可以誇張地說會影響情緒啦。他說很煩應該不是討厭我在餐桌上看書,而是討厭我看書之後不收;真虧這位作者一語點醒夢中人,我認為方便的卻是別人眼中的雜亂,趕緊把堆在餐桌上的書整理歸位,只留一本,我還不能放棄吃飯時隨手拿書翻閱的享受。今年初,我下一個決心,烘洗乾淨的衣服要當天摺疊收進衣櫃,洗衣籃不准放在臥室,現在『強迫』自己再加一條規矩,不准在餐桌上堆積『雜物』。
雖然是自己的家,臥室、餐桌都還是與人分享的地區,有人說生活的過程是不斷地在製造雜亂與整理雜亂之間進行,但夫妻兩人對雜亂的容忍力不同,當一人沈浸在自己的任務裡,不論是習字、煮飯、整理照片、記帳、寫作、木工、種花、或是拼圖,在生活進行式裡總會有一連串的雜亂留下痕跡,讓人煩的是任務在長時間內不收拾的情況下所帶來的無序感吧。其實對那一堆被我標明待讀的書,我也有一些煩言。
在圖書館工作,借書非常方便,在不願錯失一本好書的心態下,很貪心地越積越多,又找不出時間一本本認真地讀,借期到了只好割愛或淘汰一些太專業的書,每次看到那一堆書,心裡就計算著研讀所需要的時間,常有一股不可能完成的的焦慮感;不知道這種心態算不算是求知的雜亂?四、五年前看李鴻禧教授的錄影帶,他採用有系統的治學方式:俄國文學,他依年限一系列的研讀俄國文豪的作品;貝多芬的音樂,研讀樂理,傾聽貝多芬的音樂,研讀他的傳記,長年累積的治學成果讓他與人討論時可以引經據典正面迎戰,可以深入切題發揮他的心得,讓我非常動心。這些年過去,對他的治學方式還只是羨慕的心情,沒有毅力這樣去累積學問,恐怕也是我在求知的路途上耐不住寂寞的毛病吧。說得好聽是興趣廣泛,人文、地理、歷史、政治、生物、科學,樣樣想納入我的腦袋,但是我開始懷疑我這種看書之後的雜亂資訊到底有多少份量?
最近加入AARP(美退休人士的組織,對像是五十歲以上的人),收到寄來的雜誌,內有不少有用的資料,翻閱時隨手把書頁摺角為記,為了整理餐桌上的『雜物』,心想何不把這些資訊輸入我的部落格,將來可以隨時取用---放在浩大的網路上,雜亂的資訊成為眼不見為淨的好東西---,構想不錯,但要進行時再翻閱那本雜誌,對當初看中的資訊居然毫無印象又得重新閱讀一遍,這種隨手翻閱,現買現賣的資訊在腦海裡竟是不留一點痕跡。回想每天的午餐雖然簡單卻吃得腦、腹兩足,到底是我年紀大,記憶力跟我捉迷藏還是因為一心二用,食不知味讀不留痕?說真的,再翻閱雜誌記憶空白的那一瞬間,確實讓我心驚與懊惱,不免自我檢討一番。我倒不在乎看的書總類雜亂,想是我沒用對方式收集成果。記得幾年前讀書會討論過一本書,作者是一位『自我改進』的演說家,他的講稿需要廣泛的資料來應付各種不同背景的聽眾,多年的經驗下他建立一個豐富的資料庫;他要求自己看到有用的資料,『當場』分類,並在文稿上註明出處、眉批心得之後務必存檔歸類。當年我也是很欣賞他的『資訊管理』卻沒認真學習他有效的收集方式,三、四年下來,這裡一滴那裡一點累積的資訊終究還是點點滴滴的散落,不能匯聚成『渠』,甚至流失毫無痕跡,即使再給我二十年,我哪敢奢望點滴的知識匯聚成『河』啊。
做母親的在生活的磨練下,大概都能利用瑣碎的時間完成一天的家事之外,還能忙裡偷閒喝杯咖啡,看報紙寫文章,回應電子信,在時間的使用上,日積月累的生活經驗讓我們有效地分配時間,若把這種經驗用在資訊整理上應可駕輕就熟吧。文章寫至此起身看看我的餐桌,哈,一本書,一本字典,再加一枝筆。當我邊吃邊讀時,將不再只是摺角的籠統記憶,若是自己的書,我畫重點,我眉批;是借來的書,我做筆記,或在紙上註明頁數,寫重點做影印,再按內容分類,我也要有效地整理資訊,讓雜亂不再,讓點滴成線。記得孩子小時,我常要求他們一件事一次可以做完的不要拖,一個人可以做的,不要讓第二個人來收尾。孩子都長大成人了,這個教育小孩的訓條,經過二十多年再經由一位作者來題醒我:消除雜亂,從自己做起。記住喔,用餐前若還得收拾雜物是會影響食慾的。

4/13/08

2009年5月17日 星期日

與陪審團擦身之緣

剛把車子停好,一位女士亮一亮手中的紙張問:這裡是報到中心嗎?我也示出手裡的傳喚單點點頭;前一個星期我和我先生已先來一趟計時探路,為的就是今天能夠準時報到。走出停車場,已有一長排的車子等著進場,我們是一群收到陪審團傳喚單的公民,法院說八點報到,沒人敢掉以輕心。報到的關口要先通過探視器確定沒有攜帶武器,打毛線的長針也不准,但是室內提供免費的電腦網路。在等待室裡,鄰座的兩位先生聊起天來,我則陷入回憶的思緒裡。第一個讓我品嚐美國陪審團滋味的是一本小說:12 Angry Men. 十二位意見強烈清一色的美國白人在一個隔離的房間裡,相當情緒化地議論法庭上目睹的正反兩方控訴與辯駁,遊說對方達成一個全數一致的判決。這本小說是三、四十年前的作品,到現在許多人講到陪審團也都還以這本小說為例比較美國陪審團今昔的演變。
電影裡演員在法庭上反應的敏銳、犀利的言詞,陪審團個個專注聆聽的景象常常讓我印象深刻;陳之藩的散文曾提到胡適先生極力推薦的一位美國辯護律師(Clarence Darrow)的傳記,為了進一步認識他們心目中的英雄,丹諾先生,我先從圖書館借一些他的書看,實在喜歡也買了一本。這位律師替被告申訴的努力,以情以理熱切的論訴,悲天憫人的情懷是胡適、陳之藩兩位先生尊敬丹諾的原因吧。依據美國的法律,在法律之下,任何一人都是清白的,直到法律判他有罪。因此,陪審團不必證明被告是無辜的。只要陪審團有一位團員對整個案件內心有一點合理的疑問,他們就不得判被告有罪,除非他們非常確定被告在實質上觸犯了被起訴的罪刑。
據統計美國一年大約有四、五百萬的公民收到傳喚單,收到之後可以要求『缺席』,法院再依由斟酌應對。與我同時收到陪審傳喚單的大約有三百人,報到後坐滿兩大間等候室,每一位都規矩地填表,安靜地閱讀法院準備好的陪審須知:在法庭上聽證,入場要準時、要專心於檢察官與律師的申論、聆聽法官指示的條文,不得與外界(尤其是媒體)討論參與的個案,不要私下收集相關的資料,不要揣測法官對此案的觀點;聽證後在隔離室討論時,陪審員要互相溝通、以法庭提供的證據與條列來做判決的的依據,不要受外界輿論或可能上訴的猜測而改變判決的初衷。更不應該在不能取得全數的同意下,以猜拳的玩笑態度來應付,即使有一人持不同意見而成為懸案流產,也不能藐視法律的立場、程序。懸案並不代表被告無罪,只是陪審團之間對案件的判決沒有達到全數的共識,檢察官必須考慮是否再提訴。
美陪審團的制度,推溯其源來自十二世紀的英國,原本是英國貴族為保護自己的權益,用來限制英皇興致來潮隨意立法約束貴族職權的制度;這制度被早期到美洲拓荒的英國移民沿用,那時的社會成員複雜,陪審團的使用不再是貴族的專利,貴族的陪審制度經過演變直至十七世紀,立定今日美國陪審團的雛形;當然它又隨著美社會型態的變遷而演進,在時間上縮短為一日的義務,在成員上由全是白人的陪審團至今日包容社會各色人種、職業的公民。就如當天三百多位的人選來說,男女老壯,百領藍領,家庭主婦、退休人士;白皮膚、黑皮膚、黃皮膚,以及混血的全都概括了。在這麼多的人群中怎麼去挑選十二位陪審團?根據收音機裡一位被訪問的律師助理解說,有一門行業專門替律師做問卷調查,問題大都是各種假設的議題上試探回應者對法律常識的認知,他舉例:一對夫妻一起吃晚餐,妻子坦承有外遇要求離婚,丈夫在甚怒之下殺死妻子;例二,一對夫妻一起吃晚餐,妻子坦承有外遇要求離婚,丈夫在第二天清晨躲在暗處趁妻子外出時加害謀殺,這二例的罪刑一樣嗎?在被要脅的情況下,你會違背自己的意志而做犯法的事嗎?在被要脅的情況下,他人會違背他自己的意志而做犯法的事嗎?問卷在開庭前,以即將起訴的個案為例,有系統的出題再從回應中分析歸納,大致明瞭一般百姓對此個案的觀點為依據,來選擇適當的陪審人員,來作為與檢察官洽商罪刑的條件。節目主持人反問這樣做公平嗎?助理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這樣可以避免陪審團意見極端分歧而成懸案。為了解決懸案的問題,英國已經立法同意十二位陪審團的判決只要有十位的意見一致就成立,美國有少數幾州也有這樣的改變。事實上根據報導,美國人對於陪審制度的好壞評論已久,改革的聲音也不少,有人甚至建議以『專業陪審團』來取代現有的制度,他們認為這些背景參差不齊的遴選,不能勝任決定一個人命運的重擔,但是另一方面又有人說,相較於讓法官、專業等少數人的意見左右判決,公平性不如在十二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公民依法聽證、討論之後的判決,他們相信這樣才能保障個人的權益。
在等待室已坐等一個半小時,終於有一位院方代表出面說明在過去的九十分鐘,原告被告律師對此個案已取得庭外和解,院方不需要我們了,大家可以回去。一陣歡呼之後隨著人群散去內心卻覺得可惜,畢竟坐在陪審席上參與完整的判決程序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難忘經驗。二十多年前在加州,我是過門陪審的一份子,今日依然;我的兒子,與我同時收到陪審傳喚單,他需要在指定的兩個星期內,每天一早打電話到法院的專號報到,一星期之後,他終於聽到指令務必親自報到,也被遴選為第四位候補人選,開庭之後,兩位正式陪審因某種原因被替補,他還是錯失機會了,但至少他知道即將聽審的案件概況;至於我,院方只跟我們說那是一個特殊的案件,但到底是什麼則不得而知,那一個多小時只留給我第二個過門陪審的經驗罷了,確實可惜。
有人做調查,發現一旦參與整個陪審過程的人,對於公民義務的自覺性加強,對國家社會的政策比較關心,對民主的進展比較堅持,成為一位比較好的公民。因參與而有責任,因參與而領悟參與的重要。

4/7/08

2009年5月3日 星期日

少數者的覺醒

美國少數民族的自覺過程,是臺灣人要深思熟慮而力行的。

『二OO九年度預算審核已空轉三個月,州長及共和黨議員若沒有具體的行動,作為加州主計長,在法規的限制下,我只好以欠債券替代政府員工薪水及州民的退稅款。』一位臺灣移民美國第二代新生,江俊輝(John Chiang),二月時嚴厲指責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這位主管預算分配及支出的民選主計長的強硬言論,惱怒共和黨議員及工會,工會揚言控訴。江不為所動並反擊:議員先把預算審核通過再來指責別人。我的職責是在有預算的情況下依法撥付經費和支應帳目。沒有預算,沒有經費。
二OO八年經濟風暴正興,加州州長為了節省經費,下令主計長在另一個預算交戰期間,以聯邦最低薪支付員工,直到預算通過。這位主計長拒絕執行,他回應:加州財政經費足以支付員工薪水;年初,州長為應付經濟危機想出應變方式:全加州二十萬員工實行一個月休兩天無薪假。這位台美第二代民主黨主計長再一次拒絕,他說,九O年代加州法庭曾裁定強迫公務員休假是不合法的。為緩和共和黨州長與民主黨主計長的爭執,加州預算委員火速通過預算審核。官齡只有兩年的江俊輝說,他從小為應付學校裡種族歧視的嘲弄與打鬥,養成堅韌的自衛能力,他據理以爭。
負責白宮社交的新任秘書 Desiree Rogers是美第一夫人的好友,第一夫人說Rogers把白宮開放給一般的百姓,讓他們體驗白宮作客的難忘滋味。這位哈佛畢業的秘書向『新聞週刊』記者說,她在白宮的任務是建立『歐巴瑪總統品牌』:在清一色白人總統的白宮誌史,留下第一位黑人總統的事跡,刻劃他的奮鬥與顯彰他任職在歷史上的意義。身為黑人,他們知道少數種族的成長掙扎,他們知道被排斥的滋味;他們也知道,今日,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在全民的注視下被放大被評論。百姓以高雅的第一夫人為榮,但第一夫人若以『女皇』的地位自居而享用,百姓也不吝於指責。當百姓苦於房貸時,白宮的女主人豈可恣意揮霍於精緻的瓷器?白宮廳堂的牆上掛有許多白人偶像,或是白人畫家的作品。Rogers正考慮讓這些畫『動』起來:以一些黑人的畫像取代?增添一些女畫家的作品?多一些西班牙裔的藝術品?不能忽略美印地安裔、美亞裔的作品?過去四十三任總統的社交秘書並不察覺的白宮不平衡展示,在新任第一夫人及黑人女秘書的敏銳感應下,特別顯眼並讓她們感到不自在;白宮畢竟是總統的『家』,美國百姓多少尊重他們的生活運作。好好發揮他們的智慧,只要不讓敏銳的感應因舒適而放鬆,美第一夫人正尋找時機展示光芒。歐巴瑪總統的全力支持是他們求變求衡的精神支柱。他們正在創作歷史。
歐巴瑪面對經濟風暴、預算編制、全民健保、阿富汗、伊拉克派軍議論、紓困金援等問題,到底要利用危機時刻全面改革還是先擊破危機再談改革?除了華爾街經濟專家、共和黨議員對總統的處理應變提出意見、抨擊外,萬萬沒料到同是民主黨的國會多數黨主席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竟是總統的棘手難題。總統說,議會不准有政治酬庸,黨主席持不同意見;總統的預算編制,黨主席在國會裡堅持她的分配;白宮與民主黨國會議員溝通,黨主席堅持必知會。她強調國會是政府的一獨立機構不附屬於白宮。一位是黑人總統,一位是多數黨女黨主席,他們在白人多數的美國政壇各自奮鬥多年,而有今日的成就。堅韌的自衛力當然不缺,但他們的圓融力更強。『新聞週刊』報導,在一次議會裡,一位共和黨議員向總統建言:你如果真要兩黨協議共事,請你要求佩洛西公開民主黨作業程序。總統也如此寄望吧,但在公開的場合裡,他回道:一方面,多數黨要能容納少數黨,另一方面,少數黨要有建設性。他對兩黨都不批評但也不忘建言;在政治圈裡,得理不饒人的氣勢,連美國總統都不敢輕易發揮。
年輕時在台灣看『吾愛吾師』,看『誰來晚餐』,因不瞭解美國社會黑白種族的複雜情結,也沒有獨立思考的教育,除了故事感人之外,沒有體會到,也沒有去追究黑人演員薛尼包迪在那時代演男主角引起的社會地位意識衝擊,以及他替黑人演員在好萊塢鋪路的重大意義。近日觀賞一齣百老匯舞台劇『獅子王』,上百人的演員,幾乎全是黑人,他們唱做俱佳,贏得滿堂喝采。二月是美國『黑人歷史文化月』。白宮的社交秘書邀請華府地區一百八十位學生,大部分是黑人,及白宮黑人管家團的兒女們與第一夫人、總統的兩位女兒,觀賞全是黑人演唱的音樂會及追述黑人早期被迫害、奴隸的歷史。有人說,人類為自己爭取最大的福利,但這只是私利;為自己的同胞爭取福利與覺醒是智慧與關懷的圓融。祝福那位加州主計長,在堅韌中成熟,將身為社會少數者的敏銳感性化作服務的關懷。
美黑人總統正掀起少數者覺醒的熱浪。歐巴瑪豎起大拇指,我做得到,你也能的照片是各雜誌的封面照。是的,有野心,持續努力,成功是可及的。歧視,不再是失敗的藉口,認知社會對少數種族『對等待遇』的訴求將普遍化,少數者面對這種訴求,需要以行動務實來負責。美國社會以美國是『文化大熔爐』自豪,生活在其中我確實感受到她的開放性、包容性與尊重性。翻閱美一九一O年代的歷史,有心人士已意識到黑人、女人、兒童,這些社會上少數者的福利被漠視而組織社團努力抗爭。我們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面對社會和諧的維持,後人在乘涼之際亦應不忘種樹。今日在美國,這種為少數者爭取福利的團體到處可見,他們認為為了兒童的未來,社會的幸福,爭取平等待遇、全民健保、經濟平衡的實踐,努力是無止盡的。前人努力,後人承傳。共勉之。

4/13/09

殖民餘波

從別國的歷史,可以學習殖民國家如何爭取獨立自主的觀念。而這個歷史的傳播教育,一直被國民黨政權有意的剝奪。


因為Nadine Gordimer(南非人,於一九九一年得諾貝爾文學獎) 的一段話,興起借這本書的念頭。借到書後,它的第一句話震醒我原本模糊的感受。像連帶共振的餘波,當我看到『殖民主義時代』這本書時,它顯得特別刺眼;而海洋另一頭的故鄉,正處在『高級外省人』的憤慨中。我的心境隨這些書轉折…。歷史本身不會重現,但是人類的聰明才智卻無法避免讓歷史事件重演。殖民政策遺留的悲劇,還影響許多老百姓的人生觀。
Gordimer 在『智慧』這本書裏說,作家多少需要一點天分,敏銳的警覺性,隨時觀察、聆聽,對生活環境有強烈的感應。在圖書館工作匆忙間,讀到這一段,心想,其他四十九位智者的語錄,應有何等的豐收!集全球五十位在藝術、政治、經濟、科學上有成就的六十五歲以上智者的訪問語錄。按姓氏英文字母排列,第一位,Chinua Achebe,是一位奈及利亞作家。他的第一句話:『殖民統治的損害,是你再也沒有自治的能力。』這句話的衝擊力,一再地在我心頭迴響,因此,無意間看到Don Nardo的『The Age of Colonialism』時,我無法再漠視殖民心理的餘波;又恰逢高級外省人的言論在台灣引起波瀾;即使沒有Gordimer 的敏銳天分,這兩股殖民與高級的波浪,足以讓我有極大的沮喪震撼。讓這本人類的殖民歷史帶引我審視今日的政治環境,也許,無力扳轉洪流,但我絕對要做一個警覺的觀察者,發聲,企圖引起迴響。
從回首可及的六百年人類歷史,我們看到什麼?
一四九二年,哥倫布帶領三艘船登陸西印度群島,開創新一代的殖民主義風氣。以『上帝、榮譽、財富』為號召,歐卅帝國開始她們的殖民統治威風。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紛紛組所謂的『東印度公司』。以經濟為第一目標,搾取殖民地的天然資源,奴隸殖民地的廉價勞工。一位歷史學家說,哥倫布以及其後的探險家所發現的新大陸,並不是一大片的荒野,而是一個新的文化:講究人文與自然共存的生活哲學,他們雖沒有文字,但是生活的法規,表現在行為中;詩歌、歷史,在口述中代代相傳。可惜這些殖民地的文化,在統治者的眼裡,是一文不值的俗事。文化的差異,讓白人有優秀種族的驕傲,而被統治的,竟養成自卑的心態。奴隸是人類的天性嗎?如果『生而不平等』在殖民地是一個既定的事實,要有怎樣的重大事件,才能震醒被洗腦過的思維?
一七OO年代,南、北美洲,遠東各地的英屬殖民地,經濟欣欣向榮。為爭奪殖民地統治權,英、法在北美洲有多次的戰爭,英帝國取得優勢,但在財務上需要大量支援,英帝國於是向殖民地要求納稅。移民至北美的英國人,不甘於政府的苛稅,再加上原本爭取而擁有的自主權又被英皇奪回---英國人移民至北美洲,雖居於殖民地,但力爭自治權,免於殖民統治的損害,是幸運的佼佼者。不甘於『同樣都是白人,同樣都是英國人』卻有不同的待遇下,英屬北美殖民地於一七七六年,發表『獨立宣言』與英皇軍奮戰七年後,美國在人類的政治版圖上占一席之地。她的新生,刺激美洲其他殖民地:一八O三年,法屬海地宣佈獨立;一八二一年,屬西班牙的墨西哥宣佈獨立。
英帝國雖失去北美的屬地,但於一八一五至一八八O年間,她的屬地分佈全球:北美有加拿大,非洲有埃及、蘇丹、奈及利亞,印度、澳洲以及分散在各大洋的群島,當年她有『日不落國』之稱。藉由通商、協議、武力等手段,與印度、中國、新加坡(港口,不是國名)、埃及、澳洲都有往來。那時,白人的氣焰高漲:殘忍者有如西班牙統治古巴、墨西哥等殖民地期間,幾乎趕盡殺絕當地的原住民。英國人則常以改善殖民地生活文明,捨我其誰的態度自居。強迫灌輸宗教、文化和理念。殖民地『次等公民』的意識,假教育之名而執植根之實,殖民統治的損害,正是失去自我的價值觀。
一八OO年代,英帝國以鴉片打開中國的市場。一八三八年,清廷正視鴉片毒害民力而禁止鴉片進口。於是,英皇藉口向清皇宣戰,四年的鴉片戰爭清廷慘敗,與英訂立『南京條約』,一八四二年,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同時,非洲有一半以上的版圖,被比利時、英、法、德、義、葡瓜分;美國也擴大領土:一八四八年,與墨西哥交戰,獲得加州。一八九三年佔有夏威夷。一八九八年,從西班牙手上接收古巴、波多黎各、關島、菲律賓。美佔有菲律賓,刺激鄰近的日本。她的愛國武士,理直氣壯地為國爭取土地、資源,開始她的殖民統治計劃。一八九四年,日本軍隊在朝鮮侵犯中國(清皇)軍人而引發戰爭。隔年,清廷割讓朝鮮、福爾摩沙(臺灣)給日本。在這事件之前,爾摩沙的外來政權有荷蘭、葡萄牙、西班牙;臺灣的治權由清皇拱手讓給日本。
歷經幾百年的殖民主義橫行,世界的政治版圖一再地改寫。沒有改變的是統治者的高傲態度,視殖民地為次等公民。經過幾百年這樣的次等教育,正是Achebe那位奈及利亞作家痛心的觀察:『你沒有自治的能力』---完全的自卑而不自覺。
版圖資源的爭奪,引發第一、第二世界大戰。戰後,聯合國公布殖民地統治者的法規:限定託管時間表,替殖民地獨立建國鋪路。一九四五年九月,越南愛國智士胡志明帶領,以美、法『獨立宣言』為理念基石,發表越南獨立宣言,是戰後首先獨立的國家。一九四六,美屬菲律賓獨立,一九四八,英屬錫蘭獨立,她於一九七二改國名斯里蘭卡。一九四九,荷屬印尼獨立,一九五三,法屬寮國獨立。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放棄臺灣的統治權。不幸,當年沒有一位『台灣的胡志明』帶領臺灣人向越南跟進宣布獨立,反而成為中華民國流亡政府的避難所。這個政權統治臺灣期間,實施戒嚴。多年來,在教育、公職、經商的機會上,普遍執行類似殖民統治的政策。有意摒除台灣人自主權的教育,漠視臺灣文化,真是台灣的不幸。
美國近代哲學家George Santayana說,那些不能從歷史記取教訓的人,終究會重蹈悲劇的。胡志明說,美『獨立宣言』有『人生而平等』,法『獨立宣言』有『人生而自由平等』,越南人不願意隸屬法國,越南人也有權利享受自由平等。Achebe 說,藉由『自己』的教育,不是外來統治者強加的偏頗教育,來瞭解自己的身世,國家的歷史,認清過往的癥結,才能根除被統治的迷思。自由、主權,要不屈不撓地去追求與維護。國家不能只求拼經濟,那正是統治者的設計。老百姓除了經濟的保障外,更要有自由平等幸福的權利。台灣人雖有敦厚溫雅的心胸,不也要爭取與外來政權彼此尊重的權利?雖有原諒和解的精神,不也要有歷史教訓的覺醒?
一本討論『知覺』的書在第一頁裡畫一個人、一個紅色四方形、一個橢圓形,問道:你看到什麼?我借用Gordimer的作家條件來發揮,進一步問道:你聯想到什麼?為什麼是紅色?為什麼四方形?那個人代表什麼…?只要我們關心,你、我都可以對環境產生警覺性。台灣正發生許多事:你知道台灣是什麼?台灣從哪裡來?台灣往哪裡去?為我們自己、為我們的子孫,我們都應該知道這些答案。但是我們的疑問被忽略了。質問吧,那是你的權利,也是民主公民的義務。給自己教育,像Achebe說的,只有這樣才能擺脫次等公民的心態。扳轉台灣的不幸,只能靠自己。台灣地位未定,台灣的前途由台灣人民的意志決定。警覺,慎重。

4/5/09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知鳥的沈思

寫此文時,馬英九未上任。他執政未滿一年,我的擔心成為事實,我的寄望還是遙遠。
臺灣人沒有失望的本錢,自由、民主、平等、司法,需要無止盡地努力追求與維護。



德國總理梅克爾女士訪問以色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六十多年來,第一位用德語對以色列國會發表演說的德國總理;演說中以短短的二十五個字,明確地勇敢地承擔先人的過失,並向『猶太人大屠殺』的受害生者及幫助受害者逃生的人們致敬。讓我看過之後對政治人物表現道德勇氣的思潮不時地在內心洶湧起伏;為什麼德國的政治人物做得到,而臺灣的政治人物卻沒有這種認錯承擔的勇氣?為了讓讀者分享她這一小段的英譯文,請容我將它從三月底的時代週刊轉載於此: ‘The Shoah(希伯來文,英譯Holocaust,猶太人大屠殺之意)fills us Germans with shame. I bow before the victims. I bow before the survivors and before all those who helped them survive.’。從梅克爾女士政治舉動上的觀察,東德、西德分裂四五十年後可以合併成為一國再繼續壯大,實在不是偶然。『轉型正義』需要執政黨、在野黨雙方的監督與反省,臺灣二二八的慘狀也許沒有猶太人大屠殺的規模,但是對臺灣百姓而言,二二八經過六十多年,在臺灣的歷史上,國民黨與民間的紀錄還各有版本,實在是極大的諷刺。人與人相處,認錯承擔才能贏得尊敬,政治人物亦不例外,梅克爾女士的人格讓我肅然起敬。
臺灣總統選前兩個星期,常常在夜半中驚醒,黑夜中隔著無際的海洋,心絞痛發抖於所有勝選敗選的推測,讓我自問,我能幫什麼忙?我能改變什麼?謝長廷先生敗選之後,打電話給臺灣的親朋,電話那頭:我已經哭過,我現在可以安慰你;附近鄰居高興得放鞭炮,並且大敲鍋蓋製造響聲;瀏覽網路上部落格的交談,互相安慰互相鼓勵,一群從未謀面的陌生人情誼卻讓我感受到最深沈的臺灣明日希望與責任,讓我在漫漫的長夜裡不再絞痛不再失望。有一天從收音機裡一位大廚的一段話:秋天的烘焙氣味濃重,溫暖了冬天的寒冷,而冬末初春的烘焙卻是清淡地芳香地在空氣中刺激著春天的到來;竟使我聯想到一位格主引雪萊的西風頌『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從而讓我覺悟等待再出發的心情其實是要靠自己努力去耕耘的。
民主是多數人的選擇,選擇的結果是對是錯有待政策的執行與時間來做評論。今後的日子,我將盡我的職責來闡明我的選擇理由,就如美國第一位民主鬥士Thomas Paine說的,每一個人都有權利擁有不同的意見;但是給我一個充分的理由來解釋你的意見,我願意學習放開心胸分析不同的意見而做選擇。不要包裝、不要作秀、不要謝謝,只要理由,一個尊重百姓的具體行動,對支持者有一個承諾,同時對反對者有一個解釋。給百姓一個充分的理由,讓我們自行評論,這就是民主可貴的精神。
在一個政經部落格裡看到格主引『經濟學人』評論臺灣總統選舉,分析執政黨敗選的原因之一:以殘酷、無情有名的國民黨團,她用盡所有的方式將馬英九推上總統的位子(the KMT’s famously ruthless machine did everything to get him there.)。格主訝異『經濟學人』以『殘酷、無情』的字眼形容國民黨。回顧我在台受教育的年歲裡,臺灣的史地文化是不存在,是被壓抑的教材,以一個獨裁執政,戒嚴控制臺灣五十多年的教育,剝奪臺灣人對自己出生土地在歷史文化上的認知與感情,這不是對臺灣文化殘酷無情是什麼?更遑論因政治理念不同而遭受到的迫害。希望外國的評論能點醒與國民黨因近距離而引起的觀察盲點。今日網路上的新聞如此發達,我們實在不必自限於只讀臺灣發行的報紙,閱讀世界新聞刺激自我的判斷能力,這樣能跳開自己的角度在一段距離之外觀察,也許能讓我們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思考,千萬不要像一些中國人動不動就認為別國的記者故意混淆視聽,故意嘲笑,蓄意陰謀的自卑心態。最近因為中國以武力鎮壓圖博(西藏),BBC的中文網頁因報導此事件引發中國政府全面封鎖BBC中文網頁;為什麼中國政府要封鎖外國的新聞網而不是新華報?新華報卻是自由國家公認的『報界笑話』。為什麼她對中國的百姓有這麼大的權威?從而想想,為什麼臺灣的一些報紙,頭版新聞總是歌頌馬英九的好消息?為什麼民進黨上頭版總是『醜聞』?這樣的媒體風氣再繼續下去,對臺灣的前途會有怎樣的影響力?你有這樣的疑問嗎?你要有所改變嗎?或者你已經習以為常而麻木了?臺灣的兒童在這樣的媒體教育下,獨立思考的能力怎麼建立?獨立思考的建立不是做為公民的你我都有責任的嗎?
未來的四年,請不要讓臺灣變成歷史名詞,讓臺灣走出政黨糾纏的情結而壯大。當中國的訪問者踏上臺灣的土地時,請不要再讓他們反賓為主,總統府、臺灣土地上的國旗,應該飄揚的讓她飄揚,拿出一點勇氣來表現在行動上,而不是在嘴巴上捍衛臺灣。不要忘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領袖,不以自國的利益為首要,美國更是如此;沒有任何一國的領袖會把他國的利益放在第一考量,何況是中國,一個藐視民主,一個從來不識臺灣為國家的共產國家!
遙望藍天碧海的故鄉,添加一些懷鄉者綠色的思考。再出發的心情只有靠自己努力耕耘去落實。

3/30/08

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女人啊,女人

翻閱年前筆記,寫了一篇百年前女人自覺的故事之後,近日從收音機聽到一則報導,讓我再檢視女人成長路程的痕跡。美民主黨黨內總統提名候選人有兩位,一位女士,一位黑人,二者都是美國會參議員,競選連月來口水戰越演越激烈。三月初,美俄亥俄州民主黨初選投票的前一日,一位六十多歲的居民受訪時表示:從有投票權日算起,他從來不把票投給女性候選人,但是聽過希拉蕊克林頓女士的演說之後,他決定投克林頓一票。聽他這麼說,我覺得相當諷刺,心裡有一個不能公開的疑問:如果今天候選人克林頓的對手不是一位黑人而是美國白人,這位從來不曾投票給女性的男士,他會改變他的投票習慣嗎?
美國社會有一個禁忌『歧視』,立法不能歧視殘障,不能歧視不同種族,不能歧視黑人,不能歧視女人…。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在公共場所,尤其是政府官員,對涉及歧視立場的言論,都非常謹慎收斂,像上述的那位男士所以敢言只因他要強調的是他『現在』要投給女性,幾乎不可能有受訪者敢明言絕對不投票給黑人。美國社會普遍相當包容,民主的運作也相當成熟,但是牽涉種族的問題時,他們的態度比牽涉男女問題時要曖昧得多。歧視女性是態度不正確,歧視黑人則輿論嘩然,但真要面對種族問題時,卻是許多美國人不願公開討論的議題。
據報導,克林頓女士到三月為止的初選過程,已有兩次起死回生的紀錄,而這兩次都是中年女士積極投票救活的。有許多婦女接受訪問時都說看著希拉蕊被媒體修理,刺激她們以往被忽略的憤慨經驗,她們說看到女人有難,女人豈可背棄?何況分析克林頓的政見,女人務實的優點,實在比對手美麗的演說詞要可靠多了。更有人氣憤的指責一位很有名氣的女黑人電視主持人歐普拉女士,譏諷她為了吸引年輕人的收視力,急著靠邊站選擇很受年輕人歡迎的黑人奧巴馬先生。根據受訪者的經驗,她們認為,在美國,六十歲以上的婦女,是被社會忽略的『少數團體』,幾乎成為隱形一族,許多婦女視把第一位女性推上美國總統的大位為己任,賣力地為自己的希望替克林頓鼓吹,因而有那兩次具體投票的行動產生救活的效用。女人不該小看自己。
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年以上的婦女,有這樣的觀察經驗:幾對夫妻朋友聚餐聊天,有些婦女只是靜靜地聽,偶而點點頭表示贊同,從來沒有不同的意見;有些是要說話的那一刻,卻被坐在旁邊的丈夫揮開阻止,或用腳在桌下踢以示警告。前者我目睹無數次,後者則是朋友的經驗談。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丈夫羞於妻子的言論?幾年前我也有類似的經驗,朋友談話間說及非洲的貧窮,恰巧我看到一篇文章談及美蘇冷戰結束之後,美蘇兩國撤離許多原本在冷戰期間為鞏固作戰據點而設的軍營。美蘇兩國在非洲駐軍期間並沒有在當地的基本建設上下功夫,再加上非洲許多國家沒有美蘇軍營會撤離的防備政策與措施,許多非洲的城市在美蘇兩國拔營之後成為空城,這些是造成非洲貧窮的許多原因之一。在座的男士,別人的丈夫,用一種你在胡說什麼的口氣說冷戰期間,非洲哪有什麼美軍駐地,然後把話題轉開。回到家,我特意翻出那篇報導再閱讀一遍,本想寄一份影本給他挑戰一下,證明他對此事的無知逞一時之快,但這能改變他那種『女人不要講話』的態度嗎?倒是我從此改變對他的看法。前些天打電話給臺灣的朋友,鼓勵她到『逆風行腳』所經的路途上給年輕人加油,去感受一下年輕人的熱忱,讓中年沈寂的心境熱活起來。朋友竟然問我:你先生肯讓你這麼做?我很納悶地問什麼意思?打電話給朋友說我的感受,還要徵求先生的同意?女人啊,女人,如果你會思考,你能明辨是非,那麼,給自己一點堅持,讓自己的聲音存在。
收音機的另一則消息,美加州柏克萊大學將與阿拉伯國家某大學合作教學,培養阿拉伯人的工程人才,對方的條件:不准接受阿拉伯女性學生,這引起柏克萊大學女性校友的強烈批評。轉訴這新聞給我先生聽,他回說:柏克萊也不必去改變別人的『文化』,阿拉伯的女人是很沒有地位的,她們不能上大學的。我說,柏克萊大學可以說『不』,他們不必違背教育的平等原則,委屈女人的權利,只為建教合作而向歧視女人的文化低頭,何況取消建教,損失的是阿拉伯人,不是柏克萊大學。沒錯,柏克萊可以說『不』,我先生同意這個觀點,親愛的讀者,你的看法呢?
一月二十八日時代週刊報導有關阿富汗女孩受教機會的障礙。儘管有心人士這樣呼籲:讓女性接受教育,她們的下一代受教育的機會將大增;若要解決阿富汗的社會問題如綁架、砍頭、犯罪等惡行,要從教育著手;培養人性,根除人類的獸性,教育是唯一的途徑。但是普遍沒有受過教育的父母,依然堅持女孩不能拋頭露面,不能與男孩同處一室,不能讓女孩子在男老師的課堂裡;想想看在這種自我限制的文化下,女孩智慧成長的機率有多大?有一篇報導說阿富汗的小學生人數,男女的比率大約二比一,到了青少年期的教育,男女生的比率成為四比一。這種情形下合資格的女性教師(至少要有高中文憑)將『永遠』缺乏。阿富汗人很自豪女人是代表家庭的榮譽,認真思考這句話所代表的文化,讓我完全不瞭解他們所謂『榮譽』的意義;拋頭露面、與男孩同處一室、向男老師學習,有傷榮譽?阿富汗的女性什麼時候才能自覺這實在是『愚女』的美麗謊言。
一位十二歲的女孩珍惜她受教育的幸運,她說,我喜歡上學,學習新知讓我感到自信和責任。我要把握受教育的機會,終有一天,我可以拯救我的國家。根據研究報導,針對任何一個社會和經濟的指標都顯示:越多女性接受高中教育的國家,這個國家在全民健康、民主、經濟上的運作都有較正面的成果。也許柏克萊大學可以考慮在阿富汗培養女性師資這將影響阿富汗百年歷史。

3/23/08

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

百年前一個女性自覺的故事:介紹「The Awakening」 by Kate Chopin

成長是一連串的突破。有人一生平靜,有人一路坎坷。有人接受扶持,有人堅持自苦。成長是一連串的突破,不管選擇哪一條路,都是自己的決定。
女性自主在一八九九年是異端邪說。當年,這本書一出版即被列為禁書。那個年代成年女子的身份是配偶,女性的價值是理家教子的代表,她們沒有社會地位,沒有投票權,更沒有自我意識的概念。作者藉由女主角Edna的故事表現她本身女性自主萌芽的強烈意識,強調自我的價值高於一切不能妥協,要拼得你死我活才能顯見自我實體的堅持。這樣的堅持在那個女人是無名氏的年代裡,是多麼寂寞、坎坷的奮鬥。
Edna糊里糊塗結婚生子抓不到生活的重心,不滿意自己的生活,只依稀感受要突破的苦惱。在掙扎突破的迷茫中以為既定的身份:妻子、母親,都是別人強制的包袱,先要擺脫這些身份,自我的存在才能顯現。她耽於幻想以忽略的態度來逃避職責;同時,她孤立自己又無法承受自己的無能,以為全世界的人都與她對抗。家庭老醫師洞悉她的苦惱、徬徨,伸出同情的手和聆聽的耳朵,但她要依自己的步調追尋,遲疑接受同情而退縮自苦;她選擇行徑前衛的鋼琴師為朋友,在鋼琴師的鼓動下讓她原本頑抗的心做出更多叛逆的行為。丈夫的成熟與體貼變成她不能忍受的諷刺與負擔而要求離婚,事實上她又擺脫不了情愛的慾望。故事強調Edna要先走出先生附屬品的陰影,才能追求內心的情愛,但是她理想情愛的追求卻又不見容於社會的規範禮俗。她在沮喪苦惱的情緒裡迷茫沉思,執意獨自咬破自束的繭,卻無法破繭而重生。在灰暗的成長路上,沒有知音,沒有扶持,沒有光指示她成長的方向。最後在絕望無欲的心境下走向死亡之湖。湖水很冷,她的思緒依然堅持情空的自由: 在死亡的邊緣還認真地強調生命裡所有的親人,沒人能佔有她的身體、她的靈魂。對她而言,死是完全自我的唯一途徑。
其實Edna不僅需要強硬的翅膀飛越社會既定的套索,她更需要智慧的指點在羈絆與放任間求得平衡,體悟飛揚的自由不能得之於與社會教條無休止的對抗中。今日女性自主不再是寂寞的訴求,但是經歷一百多年的努力,女性自我覺醒的意義與珍惜,還是需要持續鼓勵的。如果女人的生活只為履行各種不同身份附加的義務,忙碌過日子而委屈自我成長的意圖;如果一些女人的時間多得不知如何排遣,無法忍受獨處的時光而迷失於物質娛樂的世界裡;終有一天女人回顧生命,會因為生活路上看不到成長的痕跡而對自己失望,因而看輕自己。女人要給自己一個彩色的生活空間,給自己一個可以投入的嗜好,終身學習,建立信心,經濟獨立,言行自主負責,交幾位好朋友,安排一些娛樂,善待自己,經營自己的幸福。
百年前一位智慧的女性替我們啟蒙鋪路,百年後女性自覺的路途雖非惡劣也不友善,大眾對女性平等尊敬的認知,有待我們繼續奮鬥,我們奮鬥路上相扶持,分享自覺的甘苦,不孤單。

3/15/08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生的喜悅

二OO八年,三月二日午後十二點五十三分,你幾乎是沒有哭的來到人間。三個小時之後,兩家的阿公、阿嬤、阿伯、阿舅、堂哥快快樂樂地擠在醫院的小房間裡,看著你抱著你,有分寸地壓低聲調訴說喜悅而你安安靜靜地睡著,享受滿室的溫馨。
臺灣的四位『阿祖』在電腦螢幕上看著你,掩不住的幸福在電話那頭蕩漾著。因為你的到來,阿公阿嬤在臺灣的三十位近親因而進階一個輩份;九歲的表姨,十歲的表舅可體會到新生命到來的意義?
昨晚你的阿公出差回家後,特地穿著紅毛衣要求跟你合照,迫不及待地將照片貼到他的部落格;你的阿嬤將你的照片傳給她的好朋友分享,他們都說這麼年輕的阿嬤真讓人羨慕喲。阿嬷坐在你的床旁看你睡覺,握著你小小的手指,一邊讀小說,享受安靜的滿足,難怪阿嬤的朋友要羨慕了;你的舅舅陪著你,讓你的父母休息,他已經等不及要教你合氣道,教你跌倒時保護自己的招數;你的父親一星期來對你的照顧,從生疏到熟練,滿心的歡喜;你的媽媽看著你不停地說好可愛好可愛。你的父母已經籌畫你的教育基金,媽媽已經計畫夏天時帶你去看風箏,他們急著要你融入他們的生活。你是小小的幸運兒啊,降臨在親人的期待裡。
八十多年前,在美國,在臺灣,有八位嬰兒初生,因緣際會組成四個家庭,家庭成長代代相傳。三月二日午後十二點五十三分你的到來,又開啟了新一代,你將在美國的文化下成長,而你的基因有英國人、德國人、日本人、臺灣人的特色。生的喜悅在承傳中落實。喜悅要化成學習的動力,期待你基因的特色在成長中圓融。

3/10/08

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

二二八與臺灣民主

這是去年的文章。雖然我還是深信臺灣年輕人的民主勇氣,而我是一位無可藥救的理想主義者;但看今日臺灣的政局,難免有『焦慮』的心念。雲程先生說:臺灣人易騙難教。唉。怎麼辦?
2/26/09


記得四、五年前跟家庭醫師抱怨我的膝蓋在做某種動作時會疼痛;醫師敲敲這裡摸摸那裡之後,給我一個口頭配方:多運動,把膝蓋上方的肌肉強壯之後,膝蓋疼痛自然會消失。這種『頭痛醫腳』的處方,在半信半疑的態度下,我到健身房加強步行健身,在跑步機上維持二十分鐘一英里的速度,三、四年下來,膝蓋確實強壯多了,但有時走不到三十分鐘的路也會累。舊曆年夜當我看到幾位臺灣年輕人決議從臺灣南端屏東鵝鑾鼻健行至台北的消息,我的第一個念頭是我做不到,但也興起哪天把花蓮縣從北走到南,認識自己成長故鄉的念頭。長途健行需要體力和毅力,看這群年輕人『心血來潮』的決議,一方面讚賞他們的熱情,一方面擔心年輕人半途而廢。
隔著洋每天關心著『逆風行腳』的動向:高雄、台南、嘉義、彰化、台中、苗栗、新竹、桃園一路走來,在他們樸素的步伐裡看到年輕人的堅持,看到臺灣百姓的鼓勵與冷漠,想像著行腳人群在冷風中,肉體與心智的掙扎,在腳底水泡中迎接第二天的挑戰。看著他們的前進,我常忍不住眼眶含淚內心不由自主的溫暖起來。八零年代以前的臺灣年輕人,因戒嚴的禁令沒有集會的自由,那時候無法做到的凝聚集會,今日的年輕人做到了;用一種幾近無聲無色的行腳,在無人的山區,在風中、在雨中;在熱鬧的市區,在車輛喧囂中、在人群加油聲中,散發年輕人民主自由的響鐘,叩問一群沈默的百姓。
昨天到西雅圖臺灣會館參加二二八追思會,與會的大都是上了年紀的同鄉,聽著他們回憶兒時二二八的景象,想著今日臺灣年輕人與二二八的情結問題;上個月臺語課翁老師的一句話又在耳邊響起:不要深化仇恨,不能忘記歷史。『逆風行腳』在二二八當天走到六十一年前事件發生的台北城作為終點站加入紀念晚會,不正是臺灣年輕人展示二二八遺愛的追懷。二二八事件的真相終於寫在臺灣的歷史記錄,是臺灣朝民主自由前進的轉捩點,在審視歷史的過程中堅持民主的追求。雖然民主運動的過程,不時因吵雜的步調而躑躅難行,但我總相信再給臺灣人二十年的民主教育,讓經過民主洗禮的年輕人治國,臺灣將有一番新氣象。
追思會在海鮮粥與二二八影片觀賞中結束。主辦人說明本來要提供尤魚粥追思三位受難者的遭遇:當年三位朋友相聚共享尤魚粥時被警察抓走,從此下落不明,受難者家人每逢二二八都以尤魚粥祭拜。(主辦人買不到臺灣尤魚,以海鮮取代)。回家的路上,會館裡人人一碗粥的景象讓我思考去年在臺灣掃墓的意義。祖孫三代圍著曾祖父母的墓園吃著祭拜的果食,祖代阿公阿嬷回憶往事,父代壯年人加強已經模糊的記憶而孫代青少年拿著紙筆紀錄著家源的故事…,慎終追遠的文化在食與言中流傳。我心中頓時開朗,臺灣的文化不正是多數平實百姓的生活言行凝聚果實,落地生根而長遠。二二八的遺愛正傳達著:走民主的路才能避開獨裁的大屠殺,而這信念在臺灣年輕人的心中種植民主的堅持,一代傳一代。
二二八的歷史正是遺愛人間的民主覺醒。

3/2/08

2009年2月4日 星期三

中國情結:第三假設

曾經看過一篇報導,Toyota為了在中國促銷,車商加強他們的售車後服務,惠澤私人關懷,半夜凌晨手機呼叫,銷售員服務態度一樣熱心。文中指出一位銷售員曾接到一位前客戶因酒醉不願駕車,要求這位睡夢中的銷售員載送回家,這客戶買的車不過是Toyota的Camry,這種車在台灣或美國大概是中等價位,但在中國是高級車,車商在買賣成交之後,還得行『交接典禮』,讓買主邀請親朋好友一起觀禮,車商大事結綵(只差紅地毯),車主在親友前風風光光地炫耀一番。讀此報導腦海呈現有趣的畫面,也讓人窺見外商在中國生意難為的一點苦經。
如果此時,日本政府大刺刺地批評中國忽略人權、干預西藏治權、迫害法輪功信徒,在中國的日商,聽了會不會跳腳,想辦法傳達日商在中國的掙扎,要求日政府在中國人權上噤聲?回想去年,中國進口的玩具因不合安全規定,大規模地在美國市場下架,卻不見新聞媒體『嚴厲』指責,而布希政府也樂得以局外人看待這事件。中國市場對外開放以來,全世界的企業家有他們的國家做為後盾,立新的商業稅法條規支持企業家在中國相爭這一塊經濟大餅,各國都在一個原本封閉陌生的國度裡,想盡辦法得到最大的利益商機,他們抱持在商言商的態度避開中國政府最不願意聽到的人權批評、言論自由、一黨專政的罪行。這些國家與企業家都很樂觀的相信,中國與外商經濟行為互動,一旦中國的百姓生活水準普遍提升之後,中國政府的政策必定修正,以符合世界的潮流,中國民主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老實說,有時候也用這種理由說服自己來看待中國情結,只是多年來看中國政府批評臺灣,禁止臺灣政府臺灣百姓,以臺灣之名對外的任何活動,那種無視於臺灣百姓存在的高傲心態,再加上中國對百姓人權言論的監控,司法政黨的獨裁,讓我對中國民主化的期待一再失望,確認只有臺灣自強自立才有遠景。
曾經因氣憤讓我期待一種重大的災難降臨中國,經濟泡沫引起社會動亂,或巨大無比的天災,讓中國在災難之後痛定思痛要求改革。看了『The China Fantasy』,中國幻想:我們的領導人如何淡化中國的鎮壓,這本書才知道以上這兩種中國情結,在美國政府要員、中國通的學者與大企業家之間普遍存在,且大多數人偏於樂觀的趨向。作者Mr. James Mann曾任外交職務,一九八四至一九八七年間,任洛杉磯時報在北京的代表,Mr. James Mann關切美中問題且有深入的研究。(現任:Johns Hopkins University’s Paul H Nitze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研究員)他認為中國大災難發生可能性不大(有此預測的如:Mr. Gordon Chang的著作: 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Mr. Chang認為中國銀行系統將有嚴重的失控危機,至令中國政府改革。),但是Mr. Mann擔憂多數人對中國民主化抱持的態度過於樂觀,他指出美國對中國的經濟政策鬆綁,失去與中國談判人權自由的籌碼,輕易地讓中國進入世貿組織,而真正受惠的只有美國大企業家與中國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少數的商業菁英。美企業家不以中國民主化為己任,他們沒有道義上的包袱,美國到中國的旅客,都停留於中國幾個設定的模範城市,很少有旅客做深入的鄉村探訪,對貧富懸殊、人權迫害的社會情態從無接觸,旅客的模範城市經驗,構成他們對中國進步的假象;而中國少數的菁英並不期待民主化,正如蘇俄的商業新貴,因為政治上的不穩定將不利於他們的既得財富,他們不要有這種道德義務加身。
可喜的是美國人尚有寧死不屈的自由精神,當企業家營利的方式傷害到美國立國精神或大多數人的利益時,群眾要求修正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Mr. James Mann以學者的立場提出中國情結的第三個假設:如果未來的十年,中國政府繼續在政黨上不容異己,沒有第二政黨的存在空間,在媒體上持續新聞言論的控制,在人權上照樣迫害求公正的百姓,百姓依舊沒有言論、集會的自由,司法上還是一黨獨尊的局面,美國對中國未來政策的走向是不是需要正視問題的存在,認清期待中國朝民主發展,只是美國一相情願的假設,體悟經濟過度依賴中國將損及美國民主精神而做正確的應變。他說,今日的中國可以毫無困難的制訂兩種法規,一個與外商交易時各國認定的條文,一個是中國百姓需要遵守的條文,而法律上公平性的條文中國政府是不輕易行之於個人權力保障的。他認為從新審視美中的政策,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當務之急。
如果中國政府選擇Mr. Mann的第三假設,其實就是行之多年的今日中國政策,我們是不是也要嚴肅面對,如何應變?國家的命運不能建立在期待他國改善的夢想上。

2/23/08

2009年1月27日 星期二

客與客之間

年輕時在餐廳看到長輩相爭付帳的肢體景象,不懂其中的玄機,只覺得好笑;年紀大了雖悟出這玄機的一二,卻學不來,有些應酬話不想說也說不出口…,這其中牽涉太多的人情世故,有時感到相當累人。
一群人站在餐廳門口,互相讓來讓去,誰也不肯先踏進一步,自認是有禮的推讓,卻無視擋住旁人的進出,禮貌是這樣狹義的嗎?
一位年輕人沒有替長輩開門,長輩斷言他沒禮貌,真是如此?
一位長輩替一位年輕人開門,年輕人堅持不肯,有必要嗎?
一位長輩替年輕人開門,年輕人微笑說謝,不是也很好?
作客,準時與宴是基本的禮貌,你說是吧。
年輕的官員因遲到讓主人在餐廳門口焦急地等人,這兩者的行事,一個是不好,一個是不必吧。
不管他的職位多大,不需要在官場之外,朋友的聚會裡說官話吧!一個飯局下來,只聽他自誇連篇的功績,和一些溢滿的美辭,讓再好的佳餚都食不知味,可惜了。
朋友相聚除了好菜好酒,最令我懷念的還是好話題,而這種懷念是可遇不可求的幸福。客人的人數、菜單,請客前都可以預先『設計』,但是餐桌上熱絡的氣氛卻是行雲如風,有許多變數,有時連主人都有意想不到的無力感。有些人談笑風生說八卦,雖會贏得滿堂的哄笑,卻不能回味;若有人稍微說一點個人觀感的話題(即使說的是一部電影)總有人急忙地切入轉話鋒;有些人不管別人說什麼,都可以把話題接下去成為自己的專題;一群作客的客人,把主人的邀宴成為私人俱樂部的餘興聚餐喧賓奪主壞了主人的雅興。有些人很會說應酬話,有的說的恰到好處,聽了歡喜;有的說過頭,讓被稱讚的、旁聽的都不自在,有些應酬話成為公式,說者與聽者都不感動,朋友之間,實不必如此。做主人的,招呼朋友,張羅茶點,很難得放鬆參與話題,若此時又急著清洗碗筷,那麼賓主營造的歡愉,將隨著嘩嘩的水聲流失大半。臺灣早期,見面總問:呷飽末?表示一種生活上的關切,請客時也非要客人吃得撐不下才覺得盡了主人之意。生活水準大大提升的今日,宴請時,除了食物之外,若能在思緒互動的精神食糧上多用心『設計』,對與宴者而言,那真正是最賞心幸福的享受。
最近朋友之間互邀作客,相聚六七次之後,再好的朋友也成了話題重複的負擔。有一晚,坐在朋友家的餐廳,心不在焉的聽朋友談旅遊舊事,無聊的心情讓我警覺到夫妻之間的相處,不也是有這種無法避免的重複感?這一閃的靈感,被當時的話聲、笑聲打斷,但它駐足於腦海;昨天下班的路途上,腦筋突然一亮,給自己找到答案:夫妻一起成長,學習新的『招式』,刺激夫妻相處的新鮮感。為什麼朋友不能一起成長?如果朋友也能一起成長,那麼相聚時,我腦海裡時常浮現的煙霧沙龍:文人、工程師、科學家、哲學家、商人、音樂家、旅遊者,把酒歡談的羅曼蒂克,將不再只是幻影,客與客之間的生命風情,將落實為新知的激盪,引發的波痕將久久不散…。
唉,朋友一起成長,是可遇不可求的幸福。

2/17/08

2009年1月19日 星期一

喚醒母語的味蕾

正月底,參加第五屆北美華福客語研習會,該會是西雅圖臺灣語文協會主辦的。這原本是為培育華福客語在國外的師資,但這幾年研習會增加台語、客語的教學之後,報名上課的教師反而減少,我因而受惠,兩天緊密的課程天下來,讓我這個台語不靈光的臺灣人,深感喚醒母語味蕾的喜悅。
二十多年前陪小孩讀書,對於美國語文課本的內容,印象特別深刻:語文的教科書,內容上至天文下至人文一一具全,按程度的不同,深入淺出的描素、解說,學習語文時態句型的同時,介紹天文、地理、制度、風俗、人物史誌,內容豐富有趣引人入目。當舊金山來的曾鴻圖校長介紹他的『大嬸婆創意教學』時,讓我憶起那多年前陪讀的樂趣;終於有人吸收別人的長處,把華語的教材生活化,趣味化,以學生學習的角度來設計教本的內容,將卡通人物的對話,故事情節的演變數位化;課堂上曾校長播放一個教案:發出怪聲的廁所疑雲,利用大嬸婆的質疑與小聰明的解說(早期臺灣漫畫家劉興欽先生筆下的風雲小人物)來解釋風的形成;另外有客語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講義教案,同樣也以DVD『大嬸婆與小聰明』卡通人物教學。這教材有華福客英四種語言可以點選,不少參加研習會但不是教師的學員,買了這教材要與兒孫分享親子時間。
海外常有機會聽台語演講,十多年前我只能聽懂全場的三分之一。七年前,李鴻禧教授到西雅圖介紹台語之美,在他的解說下,心目中台語的音字,不再只是別人讚嘆的『外語』,更從朋友處借來李教授的錄影帶,下了一番功夫,現在聽台語演講,我也能有心領神會的開懷;但是開口說流暢的台語,又另當別論了。聽許極燉教授講解台語的流浪史與台語的音韻文字,我才真正地去注意台語的發音(原來台語沒有ㄈ的音),知道如何利用工具學習拼音;華語有四個聲調,台語有七個,學語言聲調最難,我的洋女婿學華語感到最頭痛的就是聲調,而台語又有連續變音,有音調不同而有不同的意義,許教授舉了許多例子如:『鳥兒的鳥』、『新竹』、『竹子』、『風吹風吹』,聽他琅琅上口,很是羨慕。我曾經從教育部網站下載『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使用手冊』,以它為入門的工具,再經過這兩天的母語刺激,雖然自知學習語言的智商不高,但總要試一試,開開語言的門窗,盡一點心力後,語言情感才會在舌尖生根,生根才能靈活運用。
客語老師徐兆泉先生的一段話頗耐人尋味:客語在台灣是弱勢語言,客家人處在這種大環境下,為求生活,就得學習別人的語言,因而養成客家人與人相處時,如果對方說華語,客家人以華語應,對方說福佬話,客家人以台語應,對方說客語,客家人以客語應。語言是溝通的工具,自認擁有強勢語言的人,反而自限門檻了。徐老師的教學下,粗略知道客語的基本發音符號。徐老師的客家山歌最是叫好,客家的老山歌、山歌子、平版調經他那麼一唱全俏活起來,讓我淺嚐客語之美。他語重心長的說可惜客家山歌唱的都是男女情歌,台語歌有『母親的名叫臺灣』但客語沒有一首表達對所處土地的愛,他以馬偕先生『我最後的住家』為電腦螢幕封面的題字來勉勵自己。學音樂的他很想作一曲,但他分身乏術,他有更緊急的任務:客語是農村語言,現僅有的客語詞彙,已無法應付在時代快速變遷下所衍生的新字,若只依華語音譯為客語,這些新字將失去客語的精純;另一方面客家舊工業瀕臨失傳,屬於這工業的特有詞彙也將因老一輩的客家人凋零而無聲。他要專注於客語的承傳,他特別叮嚀,任何語言的承傳始自家庭,家人聊天地談南北,語言自然能存活。
『色戒』,是臺灣文學嗎?張愛玲女士是臺灣作家嗎?翁聖峰教授的臺灣文學介紹著實敲醒我對八0,九0年代臺灣文學陌生的反思。自一九七九年臺灣文學論戰起,二十年來它面對的掙扎、興起與洄瀾,對我身處海外的從無經歷感到遺憾和失落。欣賞片段的『跳舞時代』時,覺得似曾相識,哈,原來是最近才在網路上巧遇的鄧雨賢先生『四月望雨』的舞台劇,看一群年輕人練唱的影片,讓我又羨又敬;『蘋果的滋味』,課堂上只有一人看過;向陽先生『阿爹的飯包』朗誦,描素六0年代的臺灣生活,平實感人。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易於認同,體驗也比較切身,屬於人類孤寂孤立的心靈。二十多年前,我並不是沒有閱讀臺灣小說的機會,只因台語程度淺薄,又歷經華語強勢語言文化的洗禮,當年初讀臺灣背景生活的文學時,內心總有橫跨不過的排斥情結,這種先入為主的狹隘心態,終讓自己喪失學習欣賞的機會。翁教授說,不要記住仇恨,但是不能忘記歷史。臺灣文學,有容乃大。
很感謝這四位老師,他們來自臺灣、舊金山,在西雅圖兩天的一席話,喚醒我母語的味蕾。

2/3/08

2009年1月13日 星期二

絕望,莫大於心死

在安靜的夜裡,讀阿富汗女人的掙扎(The Bookseller of Kabul by Asne Seierstad)並不是一件愉快的經驗。夜夢中替她們抱不平的情緒讓我夢囈連連:阿拉,伊斯蘭教至上的神啊,今夕何年,你的子民,宗教狂熱份子,奉你之名,踐踏也是你的子民,阿富汗的女人,如同陋巷的塵土,揚起揚落,終究逃離不了黑暗的籬圍。人生的悲哀莫如十九歲的少女,背負絕望的靈魂,在21世紀的年代裡,任憑別人操弄她的命運。作者素靜的語氣,描寫真實的故事,震撼著千里內外的讀者。闔上書頁體驗到作者說的寫這本書時,從來沒有這麼生氣,從來沒有跟這麼多人吵架,那隱藏於故事背後的氣憤。

一家之主,唯我獨尊的男人,無動於次子的乞求:讓我上學讓我上學。十一、二歲的男孩正是與書嬉戲長大的年紀,父親說不能上學,雖然父親是喀布爾三家書店的店主,他終究成為被犧牲的小勞工,守著一家過氣旅館內的禮品小攤位,寶貴的童年在遊蕩中消失。
父親說書店需要自己的人照顧,於是長子的教育可以等一等。
兒子無力反抗,因為父親供應食物。
書賈,驕傲地說著書名如數家珍,他吟詩,讚嘆歷史人物的事蹟,但這些並沒有豐富他的度量。
書香,只是奢侈的美名。
書賈,翼求滾滾的財源,駕構著書王的野心,自命不凡吝於施捨的長者。他不懂尊敬的流露是他人發自內心的敬仰,任誰都無法用金錢買到的心靈。
書賈,誤把懼畏當作尊敬,以為填充家人的肚皮,家人自當感激,可任意指使。書賈的言行成為長子生活的樣本。不甘心被迫休學,滿腔的怨恨遷怒在姑姑、祖母的身上,輕視她們是父親掌下的寄生蟲。
伊斯蘭教真主阿拉的懲戒是唯一可馭駕這長子的叛逆,而那懲戒正是宗教狂熱者讓人害怕的咒魔,魔咒擴大人心的黑暗面。長子一聲這樣不好,母親得『乖乖地』在家耗光陰,委屈她一身的專業,母親成為長子心中的另一條寄生蟲。
書賈的野心:拯救阿富汗的歷史?那麼,先從自家的教育著手,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慈善當從家人做起。
外來的政權在阿富汗的土地上爭奪,年年的戰爭,家園成為荒地,土牆上的彈痕是生活的裝飾與不安的未來。阿富汗的女人在傳統下,本是沒有地位的;塔利班政權的16條禁令是伊斯蘭教狂熱者愚民的長鞭,可憐阿富汗的女人,在這禁令下,視野縮小到頭蓋下眼前的小框框,渺小到看不見天空的無限。她們存在的功用,僅僅是生產與勞動的工具。存在的唯一證明是論嫁的當刻,唉,這樣短暫的風采,也不是自己可以作主的。
愛她,就教育她,讓她對未來有一線希望,讓她有夢。自主的能力是父母賜給子女最豐美的嫁妝。
阿富汗的女人如同滿室的塵土,每天生活在一起,有時惹人厭,卻一點都不顯眼。一位十九歲的少女,鼓起勇氣,蓋頭蓋腳地偷跑到學校上課,但鄰座的男生讓她坐立不安,難得的教育機會---她翻身的手段,主宰命運的方向,卻因為學校有男生讓她坐立不安而放棄;一位她看了會打冷顫的男人,可能成為她未來的丈夫,她,沒有滴一滴眼淚,僅僅無奈地輕輕地關起身後的門框走入黑夜。
那些已廢的塔利班禁令,牢牢地在阿富汗女人的內心生根,自我桎梏無力拔除,任自身的存在像塵土,無聲地,揚起沉落。沒有教育的機會,沒有親人的鼓勵,人救自救者的道理她們何時理解?
絕望,莫大於心死。

1/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