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上作文課老師常常提醒:文要切題,不要漫無目標的亂扯一氣,湊字成篇;看神秘偵探的電影,若故事節奏慢而情節曖昧,觀眾不是霧煞煞就是夢周公。最近看一本說是美排行榜暢銷書的神秘猜疑小說『Friends, Lovers, Chocolate』:一本很奇特的小說,看完後摸不清『巧克力』在這本書裡扮演的角色,是為下一本書做伏筆呢,或是作者喜好巧克力的『畫蛇添足』?
一開始這位女偵探Isabel表白自己是『評論家』,任何一件事在她眼中都有議論評價的餘地;這本書其實在講一位心理學家接受換心手術的思緒變化,但是這只佔全書的五分之二,她評論友誼、情愛、講音樂、說金錢、論慈善,說了52頁長的心得才把男主角Ian引出來,夠神秘吧。好不容易順著情節進入情況,嘿,她又要轉話題論火災、講傲慢、說道德;所有社會問題有關人類的生老病死全都概括了。這些評論也是有趣,只是作者常在興頭上轉話題,有點莫名其妙的掃興。那麼它的魅力到底在哪裡?她曾問Ian以心理醫師的觀點怎麼從一個人的臉部表情看聰明才智;他說,生動的融入、熱情的專注,Isabel就是這樣活著的。
有不少作家寫親人『遺物』的感受:女兒穿母親的衣服、太太穿先生的外套或是留著房間的完整,為的是與往生人的珍愛保留同在。那麼想想看,一個活人有一個死人的心臟在體內跳動,會有怎樣的情結?在潛意識裡,活著的人是不是也要讓這位救命人在某種程度上存在的意義成為永恆?
Ian自從換心之後,時常看到一個陌生人的臉孔,他猜疑這面孔出現的時機與動機,焦慮讓他心神不寧到懷疑自己有存活的希望。在一個巧遇下,Ian求救於Isabel,她把這陌生人當作她的難題,即使捐贈心臟的家屬要求絕對的隱私,她也要查出陌生臉孔的動機;Ian能過正常的生活,『換心』才有連續生命的意義,她自以為有理。翻舊報找線索,一位年輕人恰是在某天車禍喪身,有了源頭,也有疑問:為什麼Ian看到的不是死者而是中年人的形象?難道有冤情,藉心托夢?作者終於切切實實的與讀者分享故事的靈魂。但是,細胞組織有記憶的能力嗎?這實在是有趣的話題。
原來有一些人這樣傳說著:輸血、換心、骨髓、腎臟,藉著這些移植的器官,無意識的將原主的個性、偏好也一拼帶過來,所謂的『Cellular Memory』。他們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解釋:意識藉器官移植而交流;捐贈器官的死者多半年輕,不甘夭折,年輕的靈魂還想要附身再活一次;心智不只在腦部,全身各器官都有…….。傳統正規的科學家不是那麼容易被搧動的,Jeff Punch, M. D. 的看法:手術後藥物引起的變化;移植後一定需用藥物來輔助復原,有些藥吃了容易覺得餓,而改變原來的飲食態度;若發現原主喜歡甜食,在一加一等於二的簡單推論下,認定是原主器官的影響,其實不過是藥物使你餓想吃點心罷了;也有可能換心的病人在復原期間坐在電視前耗時間,看到年輕人又唱又跳羨慕不已,看到溜冰的優美姿態更是神往。身體恢復後的一個大熱天,興起溜冰的念頭因熱衷而持續。後來發現贈心的死者也愛溜冰,一加一等於二的推論又順理了。其實這顆心給這位病人最大的影響只是『健康的身體』,讓他有體力嘗試換心前想都不敢想的『運動』。至於為什麼是溜冰?不要忘了復原期間那一幕『我心嚮往』的召喚。人類的心智可塑性極強,而我們又很需要給任何一個異樣找一個『合理』的說詞,卻又不能接受簡簡單單『巧合』的結論。做過移植大手術後,心態上幾乎有兩個『我』同時存在,一個舊我,一個新我互相較量,學習互生,常有意想不到的思緒轉變。這是嚴肅的科學家對細胞記憶能力的批判,滿意嗎?
Isabel在幾經錯誤的推論下,實在不能解釋陌生臉孔的存在,她下了一個類似科學家的推理:也許在報上看到死者父親的照片而印象深刻;或是在復原期間住在這陌生人住的小鎮上三個月,在某個小店的角落看到這麼一張特殊的臉而印在腦海裡,它的出現無關冤情,是復原期間的焦慮,讓時間來安撫吧。Ian不願走回頭路。正在不知如何迴轉的當頭,另一個線索:同姓同日死的年輕人,真是柳暗花明;她再也不敢造次,暗裡尋訪,不知不覺又攬下另一家庭的悲劇;她相信人類七情六欲因人情往來而得以抒解,壓抑情感是憂鬱的根源,抒解是安寧唯一的出路。她安排著,默禱著:一位選擇逃避,無法面對兒子生死的父親,雙手觸摸著因兒子捐贈的心而活著的脈搏,一位死裡回生的手覆蓋在這雙手…。贖罪、感恩交織著,在強健新心的脈搏下,昇華昇華,化為一股暖流溶新我與舊我為一體,溶贖罪與感恩為活力。
Isabel融入與專注的生活態度,跳躍在讀者的思緒裡,我滿足的闔上書頁回味他們的安寧。
10/19/07
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訴不完的移民心聲
偶然生為亞裔人:The Accidental Asian by Eric Liu一位ABC的成長心路。作者的父親來自臺灣,母親是香港人,他曾經為前美國總統克林頓寫演講稿。
年輕的時候,拎著兩個皮箱戰戰兢兢的(或是意氣英發的?) 漂洋過海,有沒有想到給自己安排了一條流浪的不歸路?而我們的下一代,在毫無選擇的情況下,成為一個在異鄉的少數族群,他們不是白人,他們不是臺灣人,他們是黃皮膚的美國人。從嬰兒到成人,他們尋尋覓覓,為的是定義自己的身份。每一個成長的過程,都不免要與所處的環境有一番比較,一番掙扎,尋找一個容納的角落;尋找定位不只是年輕一代的負擔,普遍第一代移民的心態是,堅持不忘自己是臺灣人,不奢望在美國社會企求認同,只努力在臺灣人的社區建立聲望,自認終其一生是失根的蘭花;而第二代渴望與同學同僚認同,極力地要證明自己是道地的美國人,排斥特殊性,嚮往同化。兩代各自尋找基地,為游離的心植根。第一代的形象有時在第二代力求同化的過程中,被忽略而定位了。生活在美國文化的大融爐,有它的優點,不會因少數民族的突顯而不自在;有它的缺點,同化後失去少數民族特有的風采。
及至兒女長大,有同化的自信後又回頭尋求屬於上一代念念不忘的根來顯示自己的特性,同時他們發現原來父母這一代在異鄉『落葉生根』也有他們自在的一片天。
Eric筆下父親的一片天中,有那麼一點我先生的影子:在異鄉,非常自在的生活。不管是臺灣人的圈子,美國人的圈子,對他並不造成隔閡;有時在美國人的圈中反而更舒適些,在談笑風生間,抹上一些東方的色彩,點上一些西方的風趣,在同事間相當迷人;當我看到Eric說,他就是聽不出父親的英語有鄉音,我不禁莞爾,我的兩個孩子也是這麼說他們的父親。
在Eric的身上,有我孩子的影子。美國文化下長大,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有那麼一點東方文化的薰陶。雖然不能以中文和我溝通,多少有些遺憾,畢竟,熟悉一種語言,是要浸溶在那語言的環境裡,我沒有能力提供那樣的環境給他們,就沒有權利要求下一代去彌補我的缺憾。
Eric的母親因為香港回歸中國而感到驕傲,以為這下就能擺脫弱勢的地位。但問問我們在美的第二代,強盛的國家需要俱備的要件是什麼?可以預期他們的回答:自由、民主、人權、法治。領土的大小實在是無關緊要的,廉價的勞工只是暫時性的熱門。Eric說得好:中國五千年的輝煌,到底給了我們什麼?歷史的遺跡? 歷史的遺跡,那實在不是我們的榮耀,那只是一個影子。文化的精神?但是,文化要有創新,創新的精神才能流傳。我們不必去印證我們的言行都符合經書的教條,那至多只是中規中矩的好孩子;讓文化的遺跡在我們身上發光,創新是我們的使命。不管有多少年的異鄉生涯,骨子裡傳統的根與我同在,第二代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的影響就是他們創新的根基;我常常剪下一些於我心有所感的文章,放在餐桌上,有時候明言要孩子看,有時候內心渴望孩子自動拿去看。希望有一天,他們能夠明白,這是一種折衷的傳授;如果藉別人的文章表達我處世的體驗,而能與第二代在思想文化上溝通連結,那麼這樣的折衷也是美妙的。雖因年輕時擁有的夢想遠去而遺憾,卻不必勉強子女來圓夢。放開心胸,給他們祝福,讓他們自由的築他們夢走他們的路。
最近讀David Halberstam的文章,他是一位很受尊敬的新聞專業人士(不幸他於四月間車禍身亡),依他的觀察,移民美國的第一代若能坦然接受『犧牲自我』,專心培養第二代,第二代常有令人欣慰的成就。但是自我犧牲卻不是人人甘心做的,他舉一個例子:一位從事小提琴演奏的莫斯科移民,來美後需要兼差開計程車。他問,喜歡美國嗎?計程車主回說有什麼好喜歡的?又問有小孩嗎?兩個,一個在哈佛,一個在耶魯,兩個都拿全額獎學金…。普遍而言,留學美國後定居的移民,因年輕又一無所有,奮鬥雖辛苦,但建立根基比較容易些。留學生的配偶經驗又不同了。回想我的移民路,心有戚戚:過去二十年,心中只有先生的事業、孩子的教養,曾有的夢想遠而無蹤。記得兒子小學時,急著為自己找出一條路,到社區大學修會計,在一家電腦公司記帳打雜,兒子放學後有兩個小時在家獨處,鄰居的女孩找他玩,他不肯出去,這女孩不死心猛敲窗,居然敲破玻璃,但也敲醒我的獨立夢。
有時聽到同學已經是系主任、教授、醫生,而我只是平凡的家庭主婦,除了心急也有一些輸人家的懊惱;其實我們過得很好,兒女身心健康,又各有專業;只是夜深人靜跟自己剖心深談,面對『我是誰?』,『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的探討深感徬徨,對自己的心智成長很不滿意。自我價值的肯定是快樂與否的要素之一,年年尋尋覓覓,終於在知性的領域上找到讓我內心平衡的快樂點。空巢後為自己成立讀書會,在圖書館做半工,與書為友。我永遠忘不了出版第一本讀書報告的辛苦過程,在兒子的指導下,封面設計、序言、封底、顏色、排版、裝訂,我一一完成。兒子給我一個有力的擁抱,先生寫一篇序言祝賀;在第二故鄉,知性的成長路上,我向前跨了一大步。已經很久不再傷腦筋若留在臺灣我會是…。今日,在文字的王國裡優遊自在,生活在讀、思、寫的天地裡,連結、累積,習得智慧,平靜而豐富。
移民是一條不歸路?臺灣,在13個小時的飛程內可以直達,遠在天邊,近在我心。退休後,要奢侈的享受踏在臺灣土地上說母語的親切。
7/15/07
年輕的時候,拎著兩個皮箱戰戰兢兢的(或是意氣英發的?) 漂洋過海,有沒有想到給自己安排了一條流浪的不歸路?而我們的下一代,在毫無選擇的情況下,成為一個在異鄉的少數族群,他們不是白人,他們不是臺灣人,他們是黃皮膚的美國人。從嬰兒到成人,他們尋尋覓覓,為的是定義自己的身份。每一個成長的過程,都不免要與所處的環境有一番比較,一番掙扎,尋找一個容納的角落;尋找定位不只是年輕一代的負擔,普遍第一代移民的心態是,堅持不忘自己是臺灣人,不奢望在美國社會企求認同,只努力在臺灣人的社區建立聲望,自認終其一生是失根的蘭花;而第二代渴望與同學同僚認同,極力地要證明自己是道地的美國人,排斥特殊性,嚮往同化。兩代各自尋找基地,為游離的心植根。第一代的形象有時在第二代力求同化的過程中,被忽略而定位了。生活在美國文化的大融爐,有它的優點,不會因少數民族的突顯而不自在;有它的缺點,同化後失去少數民族特有的風采。
及至兒女長大,有同化的自信後又回頭尋求屬於上一代念念不忘的根來顯示自己的特性,同時他們發現原來父母這一代在異鄉『落葉生根』也有他們自在的一片天。
Eric筆下父親的一片天中,有那麼一點我先生的影子:在異鄉,非常自在的生活。不管是臺灣人的圈子,美國人的圈子,對他並不造成隔閡;有時在美國人的圈中反而更舒適些,在談笑風生間,抹上一些東方的色彩,點上一些西方的風趣,在同事間相當迷人;當我看到Eric說,他就是聽不出父親的英語有鄉音,我不禁莞爾,我的兩個孩子也是這麼說他們的父親。
在Eric的身上,有我孩子的影子。美國文化下長大,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有那麼一點東方文化的薰陶。雖然不能以中文和我溝通,多少有些遺憾,畢竟,熟悉一種語言,是要浸溶在那語言的環境裡,我沒有能力提供那樣的環境給他們,就沒有權利要求下一代去彌補我的缺憾。
Eric的母親因為香港回歸中國而感到驕傲,以為這下就能擺脫弱勢的地位。但問問我們在美的第二代,強盛的國家需要俱備的要件是什麼?可以預期他們的回答:自由、民主、人權、法治。領土的大小實在是無關緊要的,廉價的勞工只是暫時性的熱門。Eric說得好:中國五千年的輝煌,到底給了我們什麼?歷史的遺跡? 歷史的遺跡,那實在不是我們的榮耀,那只是一個影子。文化的精神?但是,文化要有創新,創新的精神才能流傳。我們不必去印證我們的言行都符合經書的教條,那至多只是中規中矩的好孩子;讓文化的遺跡在我們身上發光,創新是我們的使命。不管有多少年的異鄉生涯,骨子裡傳統的根與我同在,第二代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的影響就是他們創新的根基;我常常剪下一些於我心有所感的文章,放在餐桌上,有時候明言要孩子看,有時候內心渴望孩子自動拿去看。希望有一天,他們能夠明白,這是一種折衷的傳授;如果藉別人的文章表達我處世的體驗,而能與第二代在思想文化上溝通連結,那麼這樣的折衷也是美妙的。雖因年輕時擁有的夢想遠去而遺憾,卻不必勉強子女來圓夢。放開心胸,給他們祝福,讓他們自由的築他們夢走他們的路。
最近讀David Halberstam的文章,他是一位很受尊敬的新聞專業人士(不幸他於四月間車禍身亡),依他的觀察,移民美國的第一代若能坦然接受『犧牲自我』,專心培養第二代,第二代常有令人欣慰的成就。但是自我犧牲卻不是人人甘心做的,他舉一個例子:一位從事小提琴演奏的莫斯科移民,來美後需要兼差開計程車。他問,喜歡美國嗎?計程車主回說有什麼好喜歡的?又問有小孩嗎?兩個,一個在哈佛,一個在耶魯,兩個都拿全額獎學金…。普遍而言,留學美國後定居的移民,因年輕又一無所有,奮鬥雖辛苦,但建立根基比較容易些。留學生的配偶經驗又不同了。回想我的移民路,心有戚戚:過去二十年,心中只有先生的事業、孩子的教養,曾有的夢想遠而無蹤。記得兒子小學時,急著為自己找出一條路,到社區大學修會計,在一家電腦公司記帳打雜,兒子放學後有兩個小時在家獨處,鄰居的女孩找他玩,他不肯出去,這女孩不死心猛敲窗,居然敲破玻璃,但也敲醒我的獨立夢。
有時聽到同學已經是系主任、教授、醫生,而我只是平凡的家庭主婦,除了心急也有一些輸人家的懊惱;其實我們過得很好,兒女身心健康,又各有專業;只是夜深人靜跟自己剖心深談,面對『我是誰?』,『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的探討深感徬徨,對自己的心智成長很不滿意。自我價值的肯定是快樂與否的要素之一,年年尋尋覓覓,終於在知性的領域上找到讓我內心平衡的快樂點。空巢後為自己成立讀書會,在圖書館做半工,與書為友。我永遠忘不了出版第一本讀書報告的辛苦過程,在兒子的指導下,封面設計、序言、封底、顏色、排版、裝訂,我一一完成。兒子給我一個有力的擁抱,先生寫一篇序言祝賀;在第二故鄉,知性的成長路上,我向前跨了一大步。已經很久不再傷腦筋若留在臺灣我會是…。今日,在文字的王國裡優遊自在,生活在讀、思、寫的天地裡,連結、累積,習得智慧,平靜而豐富。
移民是一條不歸路?臺灣,在13個小時的飛程內可以直達,遠在天邊,近在我心。退休後,要奢侈的享受踏在臺灣土地上說母語的親切。
7/15/07
打開心窗
回娘家總喜歡陪父母親到近郊的鯉魚潭散步,在那兒認識許多不同背景的晨走同好,在潭邊的亭子裡吃過最熱情香醇的偏食;常常一路享受悠閒的氣氛一邊聽父親說故事。在這個潭邊散步,他看到令人深思的生活態度。
李先生和王太太年約七十,經常在潭邊散步。在去年的同時段裡,兩位長者都經歷心臟手術,復原期間也都回到潭邊繼續晨走。王太太把自己全身包裹在厚厚大衣裡的同時,把自己的心也鎖在緊閉的情緒裡;別人給她的微笑、招呼,她無法坦然回應總是避開視眼的交流,低頭作答或茫然以對,幾個月後就過世了。李先生則每天雇用計程車來到潭邊,拄著柺杖慢慢地走,只要一天能多走一步都是值得慶祝的勝利;他不因蹣跚的腳步難為情,接受別人的關懷感謝別人的鼓勵;在加強自己體力的同時,讓朋友、陌生人的友情滋潤他追求改善生活品質的慾望。
很幸運,那天陪父母晨走時遇到爸爸故事裡的英雄:『啊,今天,我自己開車來的。』李太太在一旁高興得直點頭,我禁不住對他深深一鞠躬,聽他興奮述說病後第一次開車的驕傲。李先生,王太太,手術後的生活態度,是不是影響他們一生一死的命運?
回家的路上,去療養院探望行動不便的外婆。很不幸,外婆十多年前昏倒後的復原期間,時常自暴自棄哭鬧不願接受自己不良於行的事實,又不能採納別人的建議:藉用四輪柺杖重新學習走路。幾年下來,肢體日漸萎縮,每次去看她,都覺得不捨而痛心。一個人的固執可以造成這樣大的傷害能不警惕嗎。如今,她已不認得我們,但願過往生活的悲傷也在她的記憶裡失蹤,不然看著自己終日困在輪椅上的懊惱,她如何消遣?怨嘆只會增加悲苦,而悲苦正是年老時最要避免的陷阱。在父親的建議下,我們推著輪椅到戶外,讓外婆享受初秋的晨光,她臉上的興奮深深感動著我,陽光照在她臉上,流露近乎天真的喜悅,那是我要抓住的永遠的婆。
進入中年,常常習慣於多年的生活方式而定於一式的循環,或是給自己藉口而失於新體驗的詣求,有時也因惰性特意避免牽動不必要的人情往來。但是回頭看王太太、李先生以及外婆的遭遇,『接納』應是一個好的生活態度:接納友情、接納批評、接納新知,都可以讓心胸充實,而接納批評,更能學習謙虛,又可看到事情的不同角度,生活因有新的活力智慧而豐碩。
打開心窗,給自己拓寬知性、感性上的視野,學習張忠謀先生『終身學習』的態度;主動拿起電話,向朋友問安,給久未聯絡的朋友一封遲來的電子信;刻意參與不同性質的藝術文化活動,讓生活增添色彩。牽動它,在窗的另一邊,是一切的未知等著去尋訪探究;牽動它,在窗的另一邊,讓自己迎向新的挑戰。
7/9/07
李先生和王太太年約七十,經常在潭邊散步。在去年的同時段裡,兩位長者都經歷心臟手術,復原期間也都回到潭邊繼續晨走。王太太把自己全身包裹在厚厚大衣裡的同時,把自己的心也鎖在緊閉的情緒裡;別人給她的微笑、招呼,她無法坦然回應總是避開視眼的交流,低頭作答或茫然以對,幾個月後就過世了。李先生則每天雇用計程車來到潭邊,拄著柺杖慢慢地走,只要一天能多走一步都是值得慶祝的勝利;他不因蹣跚的腳步難為情,接受別人的關懷感謝別人的鼓勵;在加強自己體力的同時,讓朋友、陌生人的友情滋潤他追求改善生活品質的慾望。
很幸運,那天陪父母晨走時遇到爸爸故事裡的英雄:『啊,今天,我自己開車來的。』李太太在一旁高興得直點頭,我禁不住對他深深一鞠躬,聽他興奮述說病後第一次開車的驕傲。李先生,王太太,手術後的生活態度,是不是影響他們一生一死的命運?
回家的路上,去療養院探望行動不便的外婆。很不幸,外婆十多年前昏倒後的復原期間,時常自暴自棄哭鬧不願接受自己不良於行的事實,又不能採納別人的建議:藉用四輪柺杖重新學習走路。幾年下來,肢體日漸萎縮,每次去看她,都覺得不捨而痛心。一個人的固執可以造成這樣大的傷害能不警惕嗎。如今,她已不認得我們,但願過往生活的悲傷也在她的記憶裡失蹤,不然看著自己終日困在輪椅上的懊惱,她如何消遣?怨嘆只會增加悲苦,而悲苦正是年老時最要避免的陷阱。在父親的建議下,我們推著輪椅到戶外,讓外婆享受初秋的晨光,她臉上的興奮深深感動著我,陽光照在她臉上,流露近乎天真的喜悅,那是我要抓住的永遠的婆。
進入中年,常常習慣於多年的生活方式而定於一式的循環,或是給自己藉口而失於新體驗的詣求,有時也因惰性特意避免牽動不必要的人情往來。但是回頭看王太太、李先生以及外婆的遭遇,『接納』應是一個好的生活態度:接納友情、接納批評、接納新知,都可以讓心胸充實,而接納批評,更能學習謙虛,又可看到事情的不同角度,生活因有新的活力智慧而豐碩。
打開心窗,給自己拓寬知性、感性上的視野,學習張忠謀先生『終身學習』的態度;主動拿起電話,向朋友問安,給久未聯絡的朋友一封遲來的電子信;刻意參與不同性質的藝術文化活動,讓生活增添色彩。牽動它,在窗的另一邊,是一切的未知等著去尋訪探究;牽動它,在窗的另一邊,讓自己迎向新的挑戰。
7/9/07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