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0日 星期三

語意迷失的洄瀾

介紹“Lost In Translation” by Eva Hoffman
一個流浪者的自傳:一位13歲波蘭少女跟隨父母移居加拿大,後定居美國,回顧鄉音,外語在成長中給她情境上困擾的解剖。
Eva從小受到父母的呵護,不知道憂愁是什麼。1957年波蘭政府,准許波蘭境內的猶太人移居以色列。但Eva的父親夢想加拿大,花錢買通官員,全家移居加拿大。全書分成三部,第一部人間樂園: 作者回憶童年家居生活,小市鎮的人情文化,描寫流暢用字文雅,點點滴滴平凡自在,生活的樂園應該就是這樣。 離別的日子近了,離情有誰能紓解呢? 當她向心愛的鋼琴老師告別時,老師不捨的說:妳是一位心思細膩的少女,就像一棵精緻的植物需要呵護,不容易適應新的環境,妳將會遭受到被連根拔起的痛苦,適應的徬徨, 妳要學會保護自己。 這一席話拆穿了她偽裝的堅強,讓她淚流滿面, 她感受到從人間天堂被驅逐出去。故事進入第二部曲:放逐。
Eva認定她到了一個文化沙漠的國家: 看到加拿大的曠野壯山大河,只感到眼睛刺痛心靈空虛;學英語,只是在記憶空洞的聲音,心裡懷念的是母語親切的含意,懊惱找不到一個達意的英語新字去描述她的感受。 從小Eva對語言有特別的喜愛,波蘭語音調的起伏,除了親暱又有悠閒的空間讓她暇想;小時候,她時常沉浸在父母與朋友的夜談,在熱鬧氣氛中進入夢鄉:夢中,鄉音讓她微笑。 為了不被同學排斥,模仿她們的穿著,臉上掛滿著笑容,應對著客套的寒暄,和同學嘻笑打成一片,卻時常警覺到她們憐憫的眼神,她失去了自在,處處是拘謹。 另一方面,父親失去奮鬥的勇氣,憧憬的西方世界,並不是黃金滿地;對他們而言,生活是單調的重複,只求物質的不貧乏而已,父女兩代都徬徨在命運的十字路口。
處在朋友之間她有太多的顧忌,變遷讓她早熟:看不慣同學的胡鬧卻勉為其難處在其間,有了煩惱迷失自己失去幽默。她警覺模仿偽裝建立的保護層,也是阻止她成長突破的束縛,她需要一個呼吸的空間顯露完整的自我,於是夜深時候,藉著一支筆在日記裡,她剖心開懷; 經由文字,對英語,這個當初排斥的語言,有了間接的接觸感受到文化層面的交流,求知的欲望終於讓她茁壯,高中畢業時代表畢業生致詞。 此後,語言變成 溝通的工具辯論的工具賴以為生的工具。大學時代,她時常在兩個世界裡掙扎,緊緊抓住根深的價值觀,捨不掉故鄉的懷念,放不開執著去擁抱新世界的刺激。 對人情世故,政治時勢,甚至對美國中上等家庭生活的意識型態,都築一道牆,深怕一旦踏入這個生活圈,她會永遠改變自己。一直到大學執教幾年後的一個深夜,為了準備第二天的英語教材,她唸著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她欣喜聽到詩文裡的情緒,領會了詩的畫意,另一種『鄉音』在她的舌尖微笑。
她終於有機會回到童年的樂園:眼前見到的依舊是夢中的景物,但是在童年的街道上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夢裡的鄉情是一串串空白的洄瀾;這回顧的經驗,讓她領悟到當下生活的真實可貴,而容許自己接納領養她的美國文化,從而帶領她進入人生的第三部曲:美麗新世界。
流浪是一個自我設定的心境,可以自憐一輩子是失根的蘭花,也可以自傲的融入主流。擺脫這種流浪的徬徨是生根成熟的挑戰。

2/7/07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I love your article. I think the title of the article is outstanding. For "lost", 迷失 is a great choice; " 語意迷失" makes it even better--you did a great service to your readers by adding "語意". The phrase "洄瀾" says you are not just summarizing what you read in the book or saw in the movies; you are adding your reflections as well.
-- Ral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