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7日 星期一

旁敲側擊話時間

讀 『The Sideways Look at Time』 by Jay Griffiths,有感:

進步是該死的,作者這樣說。是這樣嗎?

2004年12月,印尼海嘯之後,某網路報紙登出一張相片:一位印尼叢林土著拿著弓箭,要射在海灘上空來救援的直昇機,讓人對這則新聞哭笑不得;沒有進步對人類才是不可原諒的詛咒。想想看,人類有今日的文明,是經過多少心血的累積!緬懷過去生活的情趣是情緒上的浪漫,我可不願意看到人類停留在穿著丁字褲打獵,捕魚,手耕,整天勞苦只為存活的時代。沒有文明,沒有藝術,沒有靈魂,是枯寂。
兩年前,看到一篇報導,一位美國白人在阿拉斯加某地,不假外力的幫助,獨居32年,他這樣的生活,到底有什麼意義?只為證明他可以自給自足?生活簡單到不與人相來往,意義何在?
自原始人發現石頭可以做工具,接著發現火的魅力,鐵器文明的腳步在人類的歷史上跟著時間往前。工具的發明,讓人類有多餘的時間去做夢,幻想,深思生存之外的意境,創作藝術從此走進人類的心智。評鑑科學,醫學對人類發展的影響,不能像作者完全以諷刺嘲弄的態度來看待。嘲諷不能引導我們回歸天然與人工的圓融;歷代的文化遺產,滋潤人類文藝精神的追求,當人類過度依賴物質文明而造成靈性空白墮落的衝擊後,總有一股改革的風氣,轉求精神涵養的渴望。大致而言,人類的文化都能在企求平衡的努力上漸進。
大多數的人能自覺在紛亂忙碌的腳步裡,尋求生活的真義;馬友友的絲路之旅,讓他體悟過去40年的演奏生涯,是匆匆的義務之旅。近年,他放慢腳步,刻意的把音樂譜曲的規矩暫時收在盒子裡,讓自己放鬆在沒有歌譜,只經歌者口傳的古老Mugam音樂裡。放慢腳步於是有了閒情,音樂在他的指間下流露新意。
作者擔心人類文明單一化,我以為她太悲觀,思想的自由,是人類文明的動力。人類心思太複雜,也太自以為是;要單一化,得先統治個人的思考能力。最近生命的源起論,再度成為熱烈的舌戰:智慧設計(Intelligent Design) 和達爾文的演化論又成為研究的熱門話題,幾千年的文明都已作古,我們對人類的始源都還不能有同一的聲音;馬友友的絲路之旅不僅是尋找失落的古音,是緬懷之外加上新意,在歷史的空間裡,土著的音樂不再單一而創新;古老文化有它的博大輝煌也有它去不掉的包袱,網路的震盪讓各國各族的文化,有不得不接受外來文化的壓力。就像最近台灣的文化,在白話文,文言文的爭議下,以及一陣哈日,哈韓的衝激後,總有塵埃落定的反省期;反省之後,台灣的文化將又有新的實體。美國也是一樣,前陣子達賴喇嘛文化熱潮之後,現在是回教的探討;咖啡的提神文化之後,是茶的禪道精神。樂觀的人,看到的是美國的開國精神,溶入許多外來文化而更強大包容,悲觀的人看到的是美國創國的精神被取代了。
時間與歷史是分不開的,歷史人物又是歷史的靈魂。墨索里尼在許多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人心中,是個罪人,若把他的照片框起來,掛在客廳是會引來非議的;西雅圖就有那麼一間咖啡屋,兩年來一張墨索里尼的照片在牆上,人來人往相安無事。但在一個匆忙的早上,一位女士注意到了,她把話題吵嚷起來,這一段歷史又在許多咖啡屋的鄰居心中復活。時間並未讓傷痕遺忘,文字記載的戰爭雖隨時間遠去卻清晰在目,咖啡店主說那張照片是要刺激話題,兩年的沉默等待終於熱鬧起來。店主刺激話題的動機是為賺錢,但是這行為讓歷史事件又一次被審視;時間在人類的心裡是流動的,可以回溯到遠古,可以眺望未來,也可以立足現在。墨索里尼的罪行依舊,但是,今日有了同情者:他們說,就像當年邱吉爾找史達林聯合制敵,墨索里尼找希特勒也有他需要的理由。歷史事件是既定的事實,時間的流動卻在代代子孫的心眼裡建立距離,子孫成為歷史的旁觀者,對歷史的解釋因偏好,因無知,又有不同的迴響;有人建議將墨索里尼的照片倒掛吧,就像1945年他被槍殺後倒掛一樣。時間在墨索里尼的身上是死的,但是時間活在回顧歷史的人心。
Terry Schiavo:美國佛州一位因突發心臟病成植物人後,先生依她的意願請求醫生拔掉助生儀器,引起正反兩方激烈的爭論,法庭終於同意她離開吵雜的人間,以為時間在這事件上可以畫一個句點,沒想到她要埋在哪裡,又成為新的爭議。如果人求生是本能,是天生,那麼求死呢?醫學進步延長人類的壽命,也增加人類生病的機會,醫學的進步拉長了人類生命的自然時鐘,人類在倫理道德及法律對生命終點的尊重,是否也要給予相當的探討?
時光飛逝,或時間像老牛拖車,是依心情而定的。以前一封信,從台灣到美國大約是一星期;現在,電腦有即時回應的服務,可是,我們坐在電腦前等待螢幕轉換,即使短短的2秒鐘都嫌太長。作者在這個科技文明上挑毛病,說那是沒有笑聲的文化,怎麼會呢?有多少次,我看著朋友的依媚兒大笑,或是感動得眼眶含淚;電腦文化讓個人與朋友及陌生人有最不可思議的交集,相互流傳著前所未有的思緒,資料。只要有心,資訊的獲取是指間下的產物,不同的文化間沒有圍牆,古典的,現代的,五花八門,包羅萬象。我時常驚喜這文化資產的豐富,活在今日真是幸福。
有一本書『Got Game?』在講玩電腦長大的年輕一代,說他們喜冒險,愛求新,沒有耐心,沒有傳統,沒有包袱,他們集體的態度正形成新的文化力量。史丹佛大學根據這些轉變,訓練商業的領導者如何應變未來的商機;新一代正興風作浪的在企業的王國裡建立他們的立足點。記得吧,60年代的嘻皮成為80年代的中堅,很快的,玩電腦遊戲的這一代,就要接班。時間沒有停留,也沒有偏愛。
文明的巨輪隨著時間,有時快,有時慢,也時有倒退的現象。世界上各宗教,各種族的文化都有它的追隨者,其中又各自有激進,保守,溫和的派別。當不同的文化,宗教起衝突,又各自有狂怒,容忍,排斥等不同的反應。綜觀歷史的發展,在人類遭受迷失迫害之後,總是會具有智慧遠見的人,指引離軌的群眾,重整上道。就如鄭智仁的歌:『天總是攏會光,是太陽叫我早起,是月亮催我入眠』。依著自然作息,作息中人類的文明自省而提昇,失於自省者終於淪落。代代如是。
作者以時間為經,以文明為緯,以頑抗嘲諷的態度,拿著彩筆述說人類的故事。看過這本書後,我嘗試用作者的筆法,觀感時間;時間於我不再是數字符號,而是感受的實體,引發許多的想像力,點點滴滴在心頭,發現人類的文明處處是生機,有意思。時間像巨輪永不止息的前進,人類就像依附在這巨輪上的螞蟻,忙碌的跟進。到底忙什麼呢?聯想到一則頗有禪味的寓言:話說一位非洲土著嚮導一群白人探險,白人要求他加速行程,幾天日夜趕路後,在到達目的地之前一站,嚮導堅持坐下休息,說是要讓落後的靈魂有時間趕上,他的堅持可以說就是人類代代傳棒的生活智慧。生活的安排是自己的選擇,不要把忙碌視為慣性,進步不只是物質性的,進步的果實重要的是去滋潤我們的靈魂。不然,你看,螞蟻也忙呢。

7/4/07

沒有留言: